一個家庭貧窮的7大根源,有3個以上,離衰敗不遠了

一個家庭貧窮的7大根源,有3個以上,離衰敗不遠了
value101 2023-04-08 檢舉

 

電視劇《山海情》中,未成年的女孩被父母逼著退學,去福建電子廠打工。

校長去給家長做思想工作,自作聰明的父母當場算了一筆賬:

反正孩子大學畢業後照樣要出去打工,還不如早點去工廠,能多賺好幾年的錢。

在貧困線上掙扎的父母並不知道,大學畢業生的工資遠超過流水線上的女工。

讓女兒輟學打工看似能多賺幾年錢,實際上是將未來幾十年的財富輸掉了。

有句話說得好:教育,是貧富差距的分化器。

知識,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也決定了一個家庭未來的走向。

一個沒有書香氣的家庭,再有錢也守不住。

05

忽視健康,一夜破產。

BBC紀錄片《健康的真相》中,研究人員調查發現:

與有錢人相比,越是底層的人,越不注重健康。

他們喜歡吃各類垃圾食品、不喜歡運動、更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

因為不注重健康,他們往往更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很容易傾家蕩產。

《浙江日報》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

30歲的小李,因為肚子疼,到醫院去做檢查,結果被確診為胃癌。

醫生拿著他的檢查結果一個勁嘆氣,胃裡爛得一塌糊塗,癌細胞已經從胃部轉移到了肝臟。

小李常年熬夜工作,從不運動,喜歡喝酒,吃飯也是有一頓沒一頓。

家人多次勸他注意身體,他卻說,自己還年輕,身體能承受得住。

確診以後,前後治療費用花了不少,可不到三個月時間,小李還是去世了。

有人說過:在中產階級和窮人之間,在小康和赤貧之間,只不過是一場病的距離。

沒有人會因為重視養生,而傾家蕩產,卻有太多的人因為失去健康,而人財兩空。

不重視健康的人,是對家庭最大的不負責任。

 

06

認知匱乏,很難翻身。

20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芭芭拉為了搞明白底層窮人,為什麼不能翻身,做了一個社會實驗。

她化身普通的勞動女工,深入社會底層,終日和那些一直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工人生活在一起。

在接觸了各種社會背景的低薪群體之後,她得出結論:

一個家庭貧窮的根本原因,不是經濟上的貧窮,而是認知上的困頓。

博主@純純甘 ,拍攝過一對在北京開早餐店的夫妻。

夫妻倆是安徽人,每天凌晨十二點起床開始做早餐,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

早餐店的房子是租的,除去租金,兩個人忙活十來個小時,也僅夠維持基本生活開支。

男人開玩笑說,他們之前是有機會徹底翻身的,可惜錯過了。

他們北漂的時間早,當時房價很低,他們手頭有點閒錢,是有能力買房的。

可夫妻倆覺得已經在老家有房了,早晚要回去,沒有在北京買房的理由。

等到後來幡然醒悟時,北京的房價已經高到他們買不起了。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決定著他的人生結局。

一個家庭的思維模式,導致了它的盛衰興廢。

家庭成員認知水平低,缺乏長線思維,再努力也是徒勞。

 

07

不知節儉,守不住財。

有人在解析《紅樓夢》裡的賈府,走向衰敗的原因時,談到其中一點:

賈府上下安於富貴者多,節儉持家者少。

不僅花巨資建造大觀園,平時的吃穿用度,更是講究排場。

一道對賈府來說稀鬆平常的螃蟹宴,就要花費二十多兩銀子。

以至於劉姥姥感嘆道:這一頓飯的錢,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了。

賈府從上到下舖張奢侈,家道中落是不可避免的事。

《曾國藩家書》有言: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雖為晚清重臣,仍以廉立身,以儉持家。

穿著方面,他的鞋襪都是家裡的女眷縫製而成。

飲食方面,總以一葷為主,來了客人才會再增加一道葷菜。

曾國藩的子孫後代,將這種儉樸的品質,融到了血液中,曾氏八代人中有名望者多達240餘人,無一是廢人。

俗話說:勤為致富本,儉為治家根。

一個再有錢的家庭,也經不起揮霍無度。

家人勤儉,懂得儲蓄,面對人事無常,這個家庭才能更有底氣。

才能歷經歲月,長盛不衰。

作家馬伯庸說過這樣一句話:

“家庭的傳承,它看不見,摸不到,卻滲到家裡每一個人的骨血中,成為家庭成員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

家庭是一個整體。

一個家庭的福氣運道,是由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努力得到的。

家之興衰,重在經營。

點個贊吧 ,把你的家庭經營好了,財富自然就聚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