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越靜,越有力量

人,心越靜,越有力量
value101 2023-03-17 檢舉

 

《道德經》中有句話:“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這句話強調了做人行事要冷靜。

做事急功近利,遇事慌亂無章,是難以在這錯綜複雜的社會中,洞悉事物發展規律的。

因此,想要迎刃而解地處理好事務、得心應手地打理好生活,培養出一顆冷靜的心,必不可少。

 

 

冷靜,是一種能力

 

《菜根譚》有云:“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

做事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人,哪件事都想有所收穫,可是最終往往一無所獲。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年邁的樵夫已經到了行將就木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叫到床邊,遞給他們兩把斧頭,告訴他們:“誰在一天之內砍的柴最多,誰就可以繼承我的這一份家產。”

兩個兒子聽了,便帶上斧頭上了山。

大兒子急於求成,一上山便賣力地開始砍柴。可是,父親給他們的這兩把斧頭都又銹又鈍,砍起柴來非常費勁。

大兒子一開始砍柴速度非常快,可是漸漸體力不支,砍一會兒就要休息很久。

小兒子卻恰恰相反,他花了半上午的時間,先把斧頭磨鋒利了再上山打柴。半天的時間,便砍得和兄長一天砍的一樣多了。

《論語·子路》中寫道:“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性格急躁的人遇事求速,急於求成,殊不知欲速則不達。

一味追求速度和數量,往往是以犧牲質量為代價的。就如同庖丁解牛,須得先釐清其構造,筋肉脈絡方才下刀,否則便成了野蠻屠戶,只知大開大合,場面亂七八糟。

生活與做事一樣,無論是簡單亦或是複雜的事情,都必須經歷千錘百煉,才能夠達到理想狀態。

遇事保持冷靜的能力的人,能夠看清事物的脈絡條理,以胸有成竹的心境,游刃有餘地解決難題。

不急躁,方能不迷亂;不莽撞,方能有建樹。

 

 

冷靜,是一種氣度

 

沉穩,是一種品質;大氣,是一種風度。從一個人遇到突發狀況的態度中,可以看出他是否具備對人生的掌控能力。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太傅謝安在東山居住任職的時候,經常和自己的朋友王羲之、孫興公之流,一起乘船出海遊玩。

一次,正當他們在海上游玩時,突然刮起了大風。王、孫等人一時間皆大驚失色,紛紛吵嚷著要駕船回到岸邊。只有謝安一人不動聲色,神態自若,這就相當於給船夫一顆定心丸。

一會兒,風勢更急,浪更猛了,船上眾人也愈發恐慌。謝安此刻沉著冷靜地說:“既然如此,返航即可。”

回去之後,眾人紛紛稱讚謝安的氣度,嘆服於他的鎮靜,並一致認為,他完全能夠鎮撫朝廷內外,安定國家。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