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把鑰匙:自省、自律、自愛

人生的三把鑰匙:自省、自律、自愛
value101 2023-03-17 檢舉

 

 

屈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

 

小時候,他有段時間經常放學後不回家,家人問他,他總是神秘地笑著說:“我肯定是沒有去做壞事的。” 可家里人還是不放心。

 

一天,屈原的姐姐悄悄地提前趕到學堂,看到其他學生都三五結伴地跑去玩耍了,遲遲沒看到自己的弟弟。當同學都走完了,她才看到屈原一個人走了出來。她在後面悄悄地跟上,看到屈原走進了一個山洞裡,找了塊青石坐了下來,隨後掏出一卷竹簡,低聲吟誦起來。

 

家人這才知道,他是戰勝了自己貪玩的慾望,獨自在此認真苦讀。

 

《荀子·正名》中有言:“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人的慾望雖然不能去掉,但可以對它加以節制。

 

自律是一個人循序漸進變精彩的過程,長時間的堅持,扔掉懶散的壞毛病。自律不難,不需要做“大事”;自律很難,是要積跬步,以致千里。

 

在這個物慾橫流、名利至上的時代,人人都焦躁不安,心為物役。唯有擺脫外界的紛紛擾擾,重塑內心的安定從容,才能在人生之路上逢山開道,奮勇前進。

 

 

自愛

《道德經》有言:“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先學會自愛,而後才能愛人。如果連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那麼也難以得到別人的尊重。

 

齊白石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國畫大師,也是世界一流的畫家。

 

1937年,70歲的齊白石在國立北平專業藝術學校做教授。他看到當時的北平已經被外來侵略者佔領,便立即辭職,在家閉門不出。哪怕冬日天氣寒冷,也不願接受任何的施捨。

一天,幾個外來高官想登門來買他的畫,他直接在門口張貼告示,不賣畫。為避免與其糾纏,甚至寫上:白石已死。齊白石老先生不畏強權、高風亮節的品格,一直被後世人所稱道。

 

俗話說:“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深以為然,自己不愛惜自己的名聲,肆意地敗壞,他人又怎麼可能會尊敬你呢?做人要懂得自愛,方能愛護他人,而後再獲得別人的愛戴。

 

生命的尊嚴,來自於內在的豐盈,來自一世花開自在的坦蕩。愛護和珍惜自己的生命,是最高級的生活態度。

 

《道德經》中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五彩繽紛會使人眼瞎,靡靡之音會使人耳聾,五味雜陳會使人麻木,縱情狩獵會使人發狂,珍貴的寶物會使人犯法。

 

人越是投入外在的漩渦裡,越會在心靈上日益空虛。唯有時常自省,方能完善自身的缺點;懂得自律,才能逃離慾望的溝壑;自尊自愛,才會收穫他人的尊重與信賴。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