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留住福氣,先要管住脾氣

要想留住福氣,先要管住脾氣
value101 2023-03-16 檢舉

 

01

常言說衝動是魔鬼,一個糟糕的情脾氣只會讓自己的人生暗無天日、雪上加霜。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張飛怒火中燒隨時在自己的生活中表現出來,或是直逼呂布讓你不堪辱罵,或是喝醉酒打罰將士弄得兵士怨聲載道,這似乎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張飛的人生埋下了某種伏筆,最終落個一個慘遭部下殺害的悲劇。

一個人的脾氣就是如此的重要,儘管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只要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往往就會藉著自身的脾氣發洩出來,可能有時候發過脾氣是爽了,但時過境遷的時候可能卻發現貽害無窮。

一個人在失去理智的時候,如果任由脾氣胡亂地發作,頭腦中的智慧往往是降為零的,這就像是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當司機開始沉睡的時候,會釀造什麼樣的慘劇往往都是難以預料的。

真正優秀的人,往往很少會在生活裡讓自己處於一種不理性的狀態,常常會保持在理性的狀態下做出適合自己的人生安排,降低生活裡的危險。

做人,收住脾氣,才能留下福氣。

 

02

“怒”字拆開來看,上面是奴,下面是心。

人若無法掌控情緒,就很容易淪為壞脾氣的奴隸。

我們總習慣把好脾氣給外面的人,卻把壞脾氣給了因愛你而容忍你的人。

殊不知,脾氣越大,福報越淺。

任何一個出色的將領,或者是那些出色的外交家們,往往都是駕馭脾氣的高手,對他們來說身邊的風險隨時都可能會降臨,如果任由自己的脾氣發展,可能是一句話、可能是一位不合適的行為、可能是一個不適合的眼神,都會釀造巨大的生活風險。

在《新三國演義》中就有這麼一個片段,馬騰派刺客前來刺殺曹操失敗的時候,曹操就教育了幾個兒子一番:

“記住,不要憤怒,憤怒只會降低你的智慧,與其恨自個的敵人,倒不如讓其為我所用。”

一個在生活中保持理性的人,往往才能有著更多的主動權,當風險來臨的時候,才能更為有效的予以應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讓自己的生活多一分順暢。

 

03

在現實生活的雞零狗碎中,人人都會有脾氣。

但氣大不僅傷身,也容易給婚姻生活添堵添絆。

我們常常會在自己的身邊,看到一些夫妻因為一些瑣事而大動肝火,可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在情緒失控的節骨眼上說出一些特別傷人的話,而這句話無形當中就像是一顆顆釘子,鑽進對方的心裡,痛了別人,最後傷害的也是自己。

 

曾國藩說:

“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既做之。”

意思是說,無論你在生活中面臨什麼樣的事情,我們首先都要保持內心的靜一靜,然後思索一聲,當有了差不多把握的時候,就可以慢慢踐行你頭腦中的對策了,這樣才能慢慢降低我們生活中的風險,讓我們的人生順暢前行。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注定是最後的人生贏家,當諸葛亮派遣使者送給自己一件女人的衣服意圖逼迫其出戰的時候,司馬懿早已看穿了其中的用意,即便自己的部下早已怒火中燒,但司馬懿穩如泰山,自身的情緒絲毫不為所動,否則一招不慎,滿盤結束,自然也就成為不了最後的人生影響。

當一個人能夠收住脾氣的時候,往往就是福氣來臨的時候。

 

04

朋友說:

“人到中年,要變得儒雅。”

一直以來都特別喜歡詩詞中的心境: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一個人在生活中內心裡最好的狀態,往往就是保持自身的從容與淡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樣才能將生活中的一些困惑與難題慢慢迎而去。

面對同樣一件棘手的事,不同的說話方式不同的角度進行切入,往往所產生的事情結果注定是不同的。

 

就像是與父母相處的時候,你慢慢會發現當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說話往往也是謹慎小心,們總是唯唯諾諾,不敢說,不敢做,生怕被責怪,唯恐你生氣,擔心被嫌棄。

對於父母而言,脾氣是石頭,福氣是雞蛋,如果總是用石頭碰雞蛋,總有一天會支離破碎。

不要輕易對父母發脾氣,因為我們不確定下一秒能不能夠承受失去。

總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老去,只有愛與包容永遠撫慰人心。

 

05

俗話常說:

“開門不打笑臉人”。

一個人的內心,不管與什麼樣的人相處,往往都是本能的渴望對方的真情與實意,

渴望對方的一份好脾氣,恰恰不是劍拔弩張的情形。

一個人在生活中只有懂得收斂自己的脾氣,慢慢才能積聚更多的福氣,當福氣來了的時候,人生才能順暢許多。

在人生道路上,壞脾氣只會使你加速出局。做人要大氣,穩住脾氣,處事和氣,方能接住福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