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半生,才明白一個人最為厲害的地方就是: “不急”

行走半生,才明白一個人最為厲害的地方就是: “不急”
value101 2023-03-16 檢舉

 

01

諸葛亮先生54歲時在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裡寫下這句話: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說得就是,一個人如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總是保持著生活裡的“雲淡風輕”,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能夠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動於色”,帶著內心裡的這份沉著與冷靜,不管遇到生活裡什麼樣的急難愁盼,都能夠安穩地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無形當中,就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生活裡的風險,人生也就擁有了更多逆襲的的可能與機會,即便是跌落谷底的時候,也能夠痛定思痛找到解決問題的藥方。

曾國藩也曾說:

“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既做之。”

意思就是說,面對生活裡的問題,往往最好的態度就是保持內心的安定,保持“不急”的狀態,有了智慧的思考,遇到的問題慢慢就能夠迎刃而解。

行走半生,才明白一個人最為厲害的地方就是: “不急”。

 

02

人生注定是一場修行,慢慢讓我們從一個年少無知的人成為一個在生活裡有更多閱歷和智慧的人。

有的人身體遇到一些毛病的時候,往往就會急不擇路死馬當作活馬醫,於是無形當中加重了自身的病情;

有的人在遭遇一些詐騙陷阱的時候,往往就是慌不擇路的模樣,任由騙子驅使、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就像是一個傀儡一般;

有的人在就業的時候,因為內捲的壓力和競爭的局限,手忙腳亂地選擇了不適合的崗位和職業;

這些生活中的現象,一直都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慌不擇路的時候只會讓你的自身的風險劇烈地增添,甚至還會給自己的人生幫著所謂的倒忙,尤其是在人生的關鍵路口,更要懂得“不急”的人生智慧,才能看清楚生活的真相,找准前行的道路。

《增廣賢文》中就講道:

“世人皆向忙中錯,誰人知向靜中修。”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智慧往往就隱藏在我們內心的寧靜裡,在生活中保持“不急”的姿態,前行的路途才能有驚無險。

 

03

一位網友曾說:

“以前用了三年的時光才學會如何說話,但長大以後卻要用一生的時光學會如何的閉嘴。”

頗為認同這樣的觀點,人與人之間的許多矛盾,往往就是在通過彼此之間的言語交流所留下的生活負擔,一言能成事,一言能敗事,急不擇言往往就在無形當中為自己設置了太多的束縛與牽絆,甚至你在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火急火燎的時候,究竟說的哪一句話得罪了別人、那一句話惹惱了人家。

當我們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傷痛時,你才知道原來在說話的時候,想清楚的去說、理清了思緒、慢慢的道來,這是一種多麼重要的生活思路啊。

常常也會看到身邊的人,在駕駛汽車的時候,因為家裡突然間出了所謂的“急事”,操縱踏板的心情也就著急了起來,在一個不理智頭腦的操作下,腳下的速度有多快,出現交通事故的可能也就有多高。

當我們在生活中有了這樣的感悟與思考,你才會在內心深處無比地認同這樣的理念,原來“不急”的人生才是妙不可言的。

 

04

古人說:

“靜則生智”。

簡簡單單的來講,當一個人保持頭腦冷靜的時候,智慧才會走進你的內心,在這樣的狀態下,才能找到適合的方法與策略,解決你所面臨的困惑和難題。

即便我們把這樣的智慧用在夫妻相處的事情上,往往也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夫妻雙方常常常會面對著家庭生活裡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即便因為一點小事往往就可能吵得不可開交,於是最讓人傷心的話也即脫口而出、最讓人傷心的動作也就有了出現,當此以往自然會釀造成“破鏡難圓”的局面,一點一滴傷害對方的話,一旦在內心深處有所積聚,終究會有火山爆發的時候,一個完整的家庭慢慢也就支離破碎了。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每當遇到這樣小小紛爭的時候,讓自己在內心裡先靜一靜,考慮一番,可能是要道一個歉,或者是默默地收拾著碗筷和桌子,也許是一個人“可以討好地”為對方揉揉肩,慢慢眼前棘手的問題就這樣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生活的思路不同,人生的內容注定有所不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急”和“不急”都是應對問題的方法,但所收穫的人生內容卻注定是如此的不同。

 

05

在看電視劇《大江大河》的時候,因為父親的出身不好,從而影響了宋運輝考大學的命運,在別人的錄取通知書都陸續到的時候,而自己的那一份卻遲遲未到,心情不好的宋運輝見到父母就急不可耐的大聲怒吼著: “都是你害的”,說過就跑出去了,直到去醫院見到在病床上的父親才後悔莫及,萬一附近有了個三長兩短,這一生都不知道宋運輝會在什麼樣苦痛的日子裡慢慢渡過,想到這的時候,宋運輝恨死了自己,幸好父親沒有出事,否則終究成為了銘記一生的苦痛。

曾仕強先生曾說:

“我再三建議所有的人,有任何刺激過來的時候,把嘴巴閉起來。一般人都說有刺激過來就張開嘴、就說話,你事後會非常後悔。因為所有的禍害都是從這裡出來的,嘴巴一閉起來,它的刺激就會上升到腦海裡面去,就會轉來轉去,這叫做謀定而後動。”

急功近利,往往不會得到好的結果,一個不留神就面臨前功盡棄的危機。

真正厲害的人,能耐住性子,心平氣和地磨煉自己的技法,從容不迫地完成每一個小的目標,然後達到最終的目的。

曾國藩說:

“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

行走半生,才明白一個人最為厲害的地方就是: “不急”。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