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的4個最快方式

自我成長的4個最快方式
value101 2023-03-16 檢舉

 

楊絳先生在《雜憶與雜寫》中說,“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於人的本身。”

每個人身上都蘊含著無窮的成長潛力。以下4種方式,是幫助個人實現自我成長的“捷徑”。

01

習慣於深度思考

思考的質量,決定人生的質量。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偉克,曾將思維模式分為三種:感性思維、邏輯思維和結構思維。

感性思維屬於點狀思維,對事件沒有延伸思考,只是基於某個情緒點進行主觀判斷。

邏輯思維是線性思維,由一個原因,推出一個結果。但思考維度仍舊過於單一。

而結構思維,則是一種面狀思維。擁有面狀思維的人,能主動挖掘更多可能性,最終給出兼顧各方的最優判斷。這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深度思考是一個靜下心來,對問題抽絲剝繭的過程。

深度思考,需要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升級。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找問題,並帶著問題進行廣泛的學習與專注思考。

只有打破,才能進階。跳出舒適區,是深度思考的進一步升級。每一次深度思考,其實都是在打破自己,打破單一淺顯的思維框架,打破陳腐的認知和經驗,打破舒適區。

 

02

與優秀的人同行

與庸俗者同行,沒有壓力,你會變得越來越懈怠,腳步越來越沉重,甚至會嘲笑努力奮發的人。

與優秀者同行,時刻被無形地鞭策,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會不自覺向他們看齊,時刻鞭策自己,自然也會變得出類拔萃。

你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同行,決定你能走到什麼樣的終點。

當你置身於一個非常優秀的圈子裡,你會不滿足於平庸。

會不斷修煉自己,學習他們優秀的品質、自律的習慣,出色的能力,被無形的力量推動前行。

和優秀的人同行,不僅能幫助你遇見更好的自己,在你困惑或者走錯時,還能給予你力量和指引。

 

03

善待你的時間

馬克思有一句話:一切經濟最後都歸結為時間經濟。

人生際遇的分野,根本上來說是從時間的利用方式上開始的。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在這短暫的一生里,是過得碌碌無為,還是精彩從容,正是取決於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

你要知道,浪費時間的人,時間也在蹉跎他。只有當你懂得珍惜時間,時間才會給你最好的回饋。

所以,要學會對個人時間進行科學規劃,精細管理:

遠離那些能讓你上癮的“垃圾快樂”;

拒絕無關緊要的聚會、社交;

科學休息,把80%的精力投注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去。

 

04

保持空杯心態,升級認知

蘇軾有句名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博觀,就是廣泛涉獵。約取,則是一個去蕪存菁、提煉精華的過程。

而厚積薄發,是指在積累雄厚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

能夠不斷成長的人,都應該是終身學習者。我們站得越高,世界也就越廣闊,越豐饒。

能夠不斷成長的人,都具有空杯心態,永遠保持積極進取的開放態度,向外探尋,向內思考。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這是我們做《哲思》的初衷,也可能是你每晚閱讀《哲思》的意義。

說到底,《哲思》並不能直接讓你更幸運,而是為了幫你成為一個懂情趣、會思考、能自洽、有認知的人。

最近,人民論壇聯合人民日報出版社,將歷年哲思從見識、格局、成長、交往、智慧5個方面集結成《哲思》系列叢書。

希望這套書,能幫你打開思維的大門,帶你進行一場探索內心世界的奧秘之旅。

今後的日子,哲思也將繼續伴你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