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的鞋,看出你一生,很準

北島曾說:
“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無論人生行至何處,總是需要腳踏實地地邁步,更離不開腳上所穿鞋子的幫助。
好的鞋子可以助力前行,無論跑步或是攀登,都能從容面對,一往無前。
壞的鞋子只會阻礙進程,無論行走或是站立,都會倍感難受,寸步難行。
鞋子的種類與款式千差萬別,每個人的偏愛與喜好也迥然不同。
從一雙鞋裡,可以窺見人生百態。
人生如鞋,不同的鞋,暴露了不同的生活態度,穿好鞋,方能行好路。
鞋要合腳,人要合拍
鞋子的外表再好看,若是尺碼不適合自己,那就沒有選擇的必要。
就像《灰姑娘》故事裡的水晶鞋,任憑灰姑娘的姐姐們如何去削足適履,也無法穿上這完全不合腳的鞋子。
即使自己強行穿上,也無法長久堅持,只會把雙腳磨破,讓腳趾擠作一團。
人生如同那雙腳下的鞋子,最要緊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那雙。
1914年,陳獨秀與李大釗因《甲寅》雜誌而相識,從此開啟“南陳北李”的佳話。
兩人初次見面便相談甚歡,信念契合的二人結為密友,並且至死都在堅守這份友情。
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遠在日本的李大釗,便寫下《青春》給予呼應。
後經章土釗推薦,陳李兩人在北大,共同走過一段攜手奮鬥的難忘時光。
陳獨秀被北洋政府逮捕,李大釗一面四處託人營救,一方面用文字喚醒民眾的革命鬥志,製造輿論對政府施加壓力。
在各方的努力之下,迫於壓力的北洋政府,終於將陳獨秀釋放出獄。
正所謂: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能遇到一個懂自己所思所想的人,是一輩子莫大的幸運。
合適的人,不必多言,無需討好,更不用遷就。
無論是愛人還是朋友,再優秀也要適合自己才好。
合得來的人在一起,就像一雙合腳的鞋,穿得舒適,走得長遠。
鞋要耐磨,人要耐挫
世上所有的道路,都不可能永遠平整且沒有曲折,起伏不定與泥濘坑洼才是常態。
若想在這條路上所向披靡,一雙耐磨的鞋子不可或缺,一身越挫越勇的品質更必不可少。
能夠在苦難中脫穎而出的人,可能走的路比別人更加艱辛。
也恰恰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他們變得比普通人更加堅韌。
即便無數次被打倒,也能無懼再次站起來勇敢向前。
東漢末年,亂世當道而群雄並起,身為皇室後裔的劉備也是個中翹楚。
然而劉備除了有個皇室之冑的身份,什麼都沒有。
既不像曹操能夠把持朝政,也不如孫權有父兄奠定基業。
早年的劉備,只能帶著妻兒和兄弟,到處寄人籬下,顛沛流離又輾轉多處。
先是在盧植手下平定黃巾軍的叛亂,後來入主徐州,卻又被呂布背刺偷襲,失去了發展的根基。
隨後他又先後投奔曹操、袁紹和劉表帳下,此時他已經年過四十,卻仍然沒有自己的安身之處。
但劉備卻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又聯手孫吳於赤壁打破曹操。
隨後劉備馬不停蹄,僅用三年的時間,便一鼓作氣拿下了巴蜀之地,終於成就了帝業。
他的前半生或許過得無比狼狽,也或許有時候想選擇放棄,但他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去。
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和命運交手,吃得了多少苦,就能成多少事。
經得起千錘百煉,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鞋子耐磨更持久,人若耐挫更強大。
穿自己的鞋子,走自己的路
每個人所走的道路各不相同,人生所處的賽道也有天壤之別。
偏偏有些人,總喜歡脫離自己既定的路線,去到別人所在旅途中指指點點。
甚至會把自己的腳,伸到別人的鞋子裡,穿上這雙鞋,去尋覓自己的目標。
於別人而言,這樣的越界行為,必然致使對方心生不滿。
或許對方喜歡隨心所欲的生活方式,偏偏自己要用緊鑼密鼓的節奏安排別人。
或許對方中意鮮豔亮麗的穿袍戴帽,偏偏自己要以樸素無華的品位挑剔別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越是強行改變,越會適得其反。
鞋子是否合腳,只有穿它的人才知道。
同理,生活怎麼過,也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最為清楚。
而於自己而言,過度關注別人的生活,只會讓自己的重心傾斜,最後迷失在徘徊之中。
走的路越多越明白,想要活得精彩,唯有穿好自己的鞋,走好自己的路。
在電視劇《狂飆》中,因飾演高啟強一角而爆火的張頌文,現實中可遠沒有劇中那樣風光。
他年輕時曾做過飲料銷售員、酒店服務員、印刷廠工人。
後來從業多年,只能演一些邊緣角色,在爆火之前,也沒多少人知道他。
但這些,都沒有阻止他演戲的熱情,即使沒有一個觀眾,張頌文依然樂在其中。
成名以後,張頌文也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依舊活得低調謙遜。
熱情的粉絲到機場為他接機,他也表示感謝,並且懇請大家不必如此興師動眾。
既胸懷自信,也心存謙卑,專注自己,一個人靈魂的高貴,莫過於此。
所謂“人間清醒”,大抵就是:
為自己量身定位,專心過好當下,問心無愧地走完此生。
▽
《人間物語》中說:
“從第一雙到最後一雙,兩雙鞋之間,歪歪斜斜的,深一腳淺一腳的,就是你的一生了。”
鞋子的千姿百態,藏著人生的哲學。
挑一雙適合自己的鞋,把鞋穿好,人生的道路,無論走到哪裡都是通天大道寬又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