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你越善良,別人越欺負你

人性的弱點:你越善良,別人越欺負你
value101 2023-03-15 檢舉

 

 

人性是什麼?

人性是隱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陰暗面。

別人展現給你的,願意讓你看到的,往往他們比較好的一面,想讓你看到的一面。

而他們不讓你看到的,一直藏在深處的,才是他們最本真的面目。

在社交中,有一個真理:

你幫了別人100次,開始的時候,大家會覺得你是個好人,是大善人;但時間久了,他們就把你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而你只要拒絕他們1次,你就變成了“惡人”。

 

-01

你付出越多,越會讓人當成“理所當然”

你知道“索取型人格”是如何養成的嗎?

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被寵壞了。

就像一個被爺爺奶奶和父母溺愛壞了的孩子,一旦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瞬間爆發自己的怨氣。

憤怒,歇斯底里,不尊重家人,儼然一副“你們必須滿足我”的強橫姿態。

可這些被“寵壞”的孩子,卻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

別人憑什麼對他好,對他的每一個要求都接受呢?

從本質上來講,索取型人格的人是自私的,缺少責任感的。

在他們心裡面,只有他們自己,眼裡沒有別人。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對方找你借錢,你借給他一次,他接下來會找你借更多次。

每一次都會拿出不同的理由找你借錢。

如果他講信用,人靠譜,借錢也就沒什麼。

但他這個人,每次都要爽約;說好1個月,非要給你拖延半個月。

久而久之,你就不願意借錢給他了。

可他做了什麼事情呢?

他不僅不記得你的好,反而到處宣揚你這個人自私,忘恩負義。

明明是他的錯,反倒是他倒打一耙了。

實際上,在很多人的意識裡,他們是這樣的想法。

“好人不好,壞人不壞”。

簡單分析就是:

一個好人,做了100件好事,只要他做錯一件事,就會被人打上“壞人”的標籤。

而一個壞人,做了100件壞事,只要他做了1件善事,別人就會說:“看來是我們想法錯了,其實他不壞。”

諷刺嗎?但這就是人性。

 

-02

人性的本質,就是“欺軟怕硬”

為什麼這樣說?

為什麼你對別人好,別人反而不珍惜?

為什麼你的尊重,會被人瞧不起?

為什麼你的善良,一再被踐踏?

第一:你沒有原則,變成了“討好型人格”

你有沒有反思過自己?

你的潛意識裡,其實是這樣的想法。

“我應該滿足對方的要求,應該盡量幫助每一個人,只有這樣大家才能看得起我,才能高看我一眼,才能被愛。”

當你產生了這種念頭,那你就被他們吃定了。

他們不會記住你的恩惠,只會覺得:

“這裡有個冤大頭,有什麼麻煩的,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交給他做就夠了。”

很多時候,你的付出並不會換來尊重,換來的卻是對方變本加厲地向你索取。

“你那麼有錢,借給我一些怎麼了?”

“你家過得那麼好,幫幫我怎麼了?”

他們已經把理所當然,發揮得淋漓盡致,臉不紅心不跳。

 

第二:你不懂拒絕,不懂維護自己,讓別人看輕你

舉個例子:

在社交中,某個人當眾說了你的壞話,這不僅傷害到你的名聲,還讓你當眾出醜。

你很難過,很沮喪,很憤怒,但最終你選擇了忍耐。

你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他會覺得你好欺負,你就是那個“軟柿子”。

你會發現,在接下來你們的社交過程中,他不會找別人麻煩,而是每次都針對你。

因為你是軟柿子,你不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啊。

反之:

如果你不慣著他,當他說你壞話,你就跟他正面對抗;

他侵占你的權益,你寸步不讓;

他不讓你好受,你也不讓他好受。

接下來,他肯定不會找你麻煩,也不敢找你麻煩。

人性就是如此,欺軟怕硬。

你強勢的時候,不會有人欺負你;

你軟弱的時候,會發現是個人都想踩你一腳。

 

任何良好的關係,都應該是“保持平衡”的狀態。

一旦關係朝著某個人身上傾斜,那你們之間必定會出現矛盾,產生各種問題。

當然,如果你想要每個人都尊重你,不敢找你麻煩,那你就只能讓自己站在金字塔頂端。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到了那個程度,即使你一句話不說,下面也會有很多人爭著幫你解決麻煩。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

沒有原則,無腦型的善良,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惡意。

一味地退讓,不會讓別人感受到你的胸襟,只會覺得你好拿捏。

沒有實力的退讓,是懦弱;

有實力的退讓,才是胸懷。

共勉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