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的力量(經典好文)

格局的力量(經典好文)
value101 2023-03-10 檢舉

 

網上曾有過這麼一個提問:“一個人具備大格局的表現是什麼?”

 

有一個意味深長的答案:

“低谷時能調整好自己,高處時也能堅守好本心。

 

即便內心波濤洶湧,表面也是心如止水、雲淡風輕。”

 

誠然,一個人若是達到了這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狀態,對於得失、是非都有了足夠的包容和接納之心。

 

那麼,行走在人世間,就能夠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和幸福。

 

 

格局是一種涵養

 

格局裡面,包含著涵養。

 

有格局的人,勢必擁有豐富的涵養。

 

子曰: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有涵養的君子,不急不躁,不驕不傲,哪怕有著過人的實力,也會保持低調謙遜的作風。

 

相反,小人非但容易得意洋洋,還特別喜歡跟人比較,稍微取得一些小成績,就恨不得到處張揚。

 

其實,這類人表面看似光鮮,但恰恰是內心缺乏底氣的表現。

 

有格局的人,他們做事有眼光,有更高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更有眼界。

 

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得失而乾擾了自己的判斷,也不會因為一時的是非而亂做判斷。

 

有格局的人,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成敗而丟掉自己的涵養,更不會因為取得一點小成績就開始膨脹。

 

有格局的人,通常都喜歡隱藏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到處吹噓自己。

 

這種低調且富有涵養的作風,反倒能夠贏得他人的喜歡和尊敬。

 

著名英國女作家J·K羅琳因為寫了一套《哈利·波特》,成為暢銷書,一舉成名。

 

當大家都在期待著她寫出新作品時,卻發現遲遲沒有等來。

 

後來一部新書《布穀鳥的呼喚》問世,又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

 

原來這部新書也是出自於羅琳之手,只不過是她早已換了一個新的筆名。

 

J·K羅琳說,自己之所以這樣做,是並不想藉助過去的榮耀來抬高自己。

 

不炫耀,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美好的涵養,也是得來不易的格局修行。

 

敢於提升自己的格局,才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認可,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底氣。

 

格局是一種修為

 

人活一世,是一段不斷修為的過程。

 

有人說,一個人越缺什麼,往往越喜歡顯擺什麼。

 

這種喜歡顯擺的心理,也就促使著他們習慣了在這麼一種習慣下,不斷地耗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一旦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耗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甚至是一些毫無益處的事情上,人也就逐漸走向了平庸。

 

成熟的稻穗,向來會低頭。

 

正如真正富有格局,早已變得成熟的人,他們也就懂得做到低調的修行。

 

實際上,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任何事物相比於其它事物,都有優勢,也有不足之處。

 

很多人就是這樣,喜歡班門弄斧,其實在他人看來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自取其辱。

 

一個學識淵博,閱歷豐盛的人,總能夠看到大道至簡,也能夠感受到現實當中的美好以及其中的規律。

 

一個人的成熟,在於不會顯山露水,或是大肆地張揚自己。

 

而是懂得默默修行,低調耕耘,從容不迫,低調且坦然地做好自己。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

 

曾經那些自己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代價,承受的苦難,以及遭受的委屈,都是你的修行,甚至可以說是來成就你的。

 

 

撐起你的格局

 

做人,就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做事,就該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一個人只有具備了格局這麼一種意識,才能真正做到腳踏實地,心甘情願為了自己的人生而付出。

 

作家周國平曾說:

“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

 

的確,人一旦在小事上不斷地消耗自己,就容易一點一滴地錯失更好的人生。

 

本該屬於自己的人生是精彩燦爛的,卻偏偏因為一時的失意、失敗、得失而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年華。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無疑會令人覺得太可惜了。

 

做人做事,就該不斷地撐開自己的格局。

 

正如余秋雨在《尋覓中華》當中講到的一句話: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瑣事上沉淪。”

 

的確,行走在人世間當中,不管是否順遂,每個人都應該當成是一種修為。

 

不管是什麼樣的造化,都應該做到好好地打造自己。

 

當一個人經歷了足夠多的、沉沉浮浮的事情之後,就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

 

有了智慧,有了格局,人生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