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沒用”的事,才能讓你活得像一個人

多做“沒用”的事,才能讓你活得像一個人
value101 2022-12-05 檢舉

 

人到中年,內心沒有支點,痛苦不已。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短期看,選擇工具理性的道路,見效快、風險低,可以明確衡量結果,的確很賺。

 

但放在長遠看,它受限於時間、時代條件、還有個人的動力,會讓我們失去一些可持續發展的東西。

 

比如人性、熱愛、身體、深度關係等。

 

同時,工具理性,很可能會讓我們走上一條「同質化」的道路,一條甚至會被替代的道路。

 

因為它給你的,常常是「標準答案」。

 

但這個答案並不是“你” 獨有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同樣的分析得到同樣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了。

 

因為,你的人生,居然“與你無關” 啊。

 

只有超越工具理性帶來的局限,我們才能把眼光放到幾十年的人生,去充分思考:這一生,“我” 要怎麼過?

 

 

價值理性:我們想做什麼樣的人?

 

韋伯還提到另一個概念:「價值理性」

 

意指:反思現代化過程中,人們過度工具理性導致的悲劇,將人的主體性和特殊性,放回到重要的位置上。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如果我們要做一個鮮活的人,有些事情的價值,是要無條件肯定的。

 

比如,我們的興趣愛好、感覺、社會關係、命運的召喚等。

 

一味地用工具理性去做選擇,是對這些價值的否定。

 

陳海賢老師講到過兩個概念,一個是經濟選擇 ,一個是 心理選擇

 

經濟選擇,跟「工具理性」同理,關注的是當下的收益。

 

而「心理選擇」,它是關注的是選擇本身——

 

追問的是每個選擇背後,我的動力是什麼?

 

通過選擇,我想要養育什麼樣的自我?

 

武志紅老師曾跟我們分享過他中學升學考的經歷。

 

初中時期,他家裡經濟一般,甚至可以用拮据形容。

 

在當時,他最好的選擇是去讀師範中專,因為畢業後能直接有工作,有穩定的收入。

 

而另一個選擇是繼續讀高中,升大學。

 

但在當時,高中和大學並不好考,考不上還得自己苦尋工作,很明顯是一個大風險。

 

站在“理性” 的角度,選擇師範中專,百利而無一害。

 

但武老師觀察身邊的人,發現他們的工作、生活重複乏味。

 

他並不想過這樣的人生,於是選擇了考高中。

 

結果,這個在當時“不太好” 的選擇,讓他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性,繼而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

 

實際上,在當今社會,這樣的“一意孤行” ,並不少見。

 

越來越多的人,能從「價值理性」的角度出發,去做自己的「心理選擇」。

 

有人讀設計,但放棄進大公司,而是宅家多年,做毛氈玩具,在海內外開展拍賣;

 

有泥水工人,心怀大俠夢,多年堅持練成令人驚豔的劍法,獲得很多關注和點贊;

 

有90後夫妻,放棄百萬年薪,回老家做視頻創業,為的是能有時間陪孩子長大。

 

人,天生是個性化的。

 

我們都站在不同的位置,如果按照自我的發展角度,應該能發展出很多獨特的人生軌跡。

 

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很多人已經不再為溫飽等基本生活問題,而僅是在做“謀生” 的事情了。

 

對我們來說,除了錢之外,興趣、工作成就感、社會關係、對社會的貢獻……都是有價值的。

 

我們有餘裕,從工具理性的角度,轉為從價值理性的角度去思考——

 

究竟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怎麼樣過,才算是不愧對我自己的一生?

 

 

或許,我們需要一些「異質性」

 

如果要給身處於工具理性思維的人們一個建議,那我會說:

 

我們需要一些「異質性」

 

所謂「異質性」,就是找到自己與他人不同的點,去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比如我們的身份、職業,或者興趣和個人成就等,在這些事情上,去構建一些特殊的社會關係。

 

我們可以去想一想:

 

除了賺錢,我們還想做什麼?

 

我們能如何參與到社會生活中?

 

以我為例。

 

我現在正在咖啡廳裡寫作,並不一定是為了稿費;

 

而是在十年如一的工作環境中,我急需一些鮮活的社會關係,一些與他人的連接。

 

後來我發現我的一些想法,也有人想要聽。

 

所以就用文字的方式,與幾百萬陌生人產生聯繫。

 

寫作者,就是我的一個異質性的社會關係。

 

類似的——

 

有人選擇做義工;

 

有人選擇成為人物訪談的視頻作者,跟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交談;

 

有人選擇做手工,做成了藝術品的水平;

 

有人選擇做b站音樂家,在彈幕裡跟年輕人們融為一體。

 

在這裡面,大多數是兼職,畢竟還需要一份乏味的工作維持生活。

 

但這些業餘的愛好和事業,讓他們成為「異質性」的人。

 

這,其實就是一種對工具理性社會生活的抵抗。

 

終其一生,讓我們感覺到找到生活力量的,除了賬戶餘額,更多的還有興趣愛好,內心感受,使命感等東西。

 

關鍵是,我們敢不敢讓它們無條件成立?

 

我們敢不敢用獨特的標籤,去定義屬於自己的人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