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這個信號,說明你正在內耗

身體出現這個信號,說明你正在內耗
value101 2022-12-05 檢舉

 

 

我們那時候更不容易,你這算什麼啊?

就一點小破事而已,至於這麼矯情嗎?

如果不是你做錯了,他會這麼針對你?

 

甚至他們還要替父母著想,要去承受父母製造的沉重內疚:

 

這個家,沒人心疼過我,我只有你了!

生你養你供你上大學,真的很不容易!

我們為了你很辛苦,你不要忘了我們!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沒辦法同情自己。

 

相反,一發生不幸,他們第一反應都是向內歸因。

 

更讓人心疼的是,他們很難做到向旁人袒露自己。

 

因為過往的經驗一直在提醒他們:

 

我是不會得到理解和同情的,跟別人訴苦毫無用處,只會加重痛苦。

 

因此,他們更傾向把所有情緒憋在心裡,直至憋到內傷,甚至是外傷。

 

從小慧身上,就能看出這一點。

 

從小到大,家人對她甚少同情,與此同時又給她製造各種內疚感。

 

這導致她遇到事情,總是向內攻擊。

 

這讓她陷入抑鬱,不能表達的悲傷和憤怒,外化成了“腹痛”。

 

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的攻擊自我和攻擊身體,來傳遞兩個信息:

 

我都這麼恨自己了,你們不要再攻擊我了;

我都已經這麼虛弱了,你們還想我怎麼樣?

 

並且,這個模式,已經植根到她的內心深處,她當然很難做到同情自己。

 

 

看到這,也許會有人問: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已經習慣這樣對待自己了,怎麼辦?

 

在這裡,我有3個建議,希望能幫到大家。

 

1、覺察內疚,放下內疚。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對家人有著過度的內疚。

 

正如戴維·伯恩斯在《伯恩斯焦慮自助療法》中說的: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自己的生活,你遲早得關注你自己感到不安或難受的這個特殊時刻。所有痛苦的根源可能都隱藏在這一刻裡。

 

當我們覺察到,正是過度的內疚,讓自己陷入無限的自我憎恨中,我們便能在每一次自我攻擊之前,放下這些內疚,給予自己同情心。

 

比如現在的小慧。

 

每次她產生內疚感,想把自己當成“罪魁禍首”去攻擊時,她都會嘗試著安靜下來,去思考:

 

這份內疚感,究竟從何而來?

為什麼我會覺得自己是個罪人?

 

當意識到,自己只是在重複和家人那種互動模式,她便會慢慢放下各種內疚感,減少很多自我責備。

 

2、讀懂身體的信號,聆聽和感受它。

 

在小慧的故事中,當她意識到:

 

是因為自己過度地把攻擊性轉向自身,導致“腹痛”反復發作;

 

是因為自己想藉由“腹痛”,去逃避內心的內疚感……

 

這時候,她便能從外部去改變這種模式,從而療愈自己的情緒和身體。

 

另外,關於“軀體化”,這是很多人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的痛苦。

 

我們也可以試著對自己的身體說:

 

謝謝你,過去幫我承擔了這些痛苦;

 

但我發誓,以後我要在我的語言層面、在關係中去表達這些部分,而不是通過身體來承擔。

 

這時候,身體聽從你的感受,便能慢慢舒展開來。

 

3、在安全的關係中尋求同情。

 

對於缺乏自我同情的人來說,意識到自己是能夠得到他人的同情,非常重要。

 

所以,不要去向給不了你安慰的人索要安慰,其中包括自己。

 

如果你暫時做不到自我同情,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去試試找一個好客體。

 

小慧前幾天跟我分享了一件事。

 

她後來去做了諮詢,在諮詢室裡,她表達了痛苦的同時,總會夾雜許多自責。

 

直到諮詢師忽然問她:你有體會過被關心的感覺嗎?

 

小慧呆住,瞬間眼淚直流,跟諮詢師說,這對我而言,本就很難得到。

 

諮詢師說,那在這裡呢?有被關心的感覺嗎?

 

小慧淚眼模糊地點點頭:“有!我很珍惜。”

 

當我們能在夠得到的地方,去感知,去習得他人的同情,最後便能將得到的關心和同情,重新放到自己身上。

 

寫在最後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

 

人最大的內耗,就是自己和自己的鬥爭,自己對自己的不允許。

 

因此,自己放過自己,就是最直接的「自我同情」。

 

那麼,從自我同情出發,我相信面對開頭那幾種境遇,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正如《雖然想死但還是很想吃辣炒年糕》裡說的:

 

感到辛苦時,覺得無論如何都是自己最慘,這並不是自私的念頭。

 

最後,祝你我都能在過得辛苦時,多給予自己一些理解和關懷,像善待別人一樣,去善待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