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傻”一點

一個人要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傻”一點
value101 2022-12-03 檢舉

 

 

說到這裡,就想起《肖申克的救贖》中一個我特別喜歡的橋段:

 

主角安迪有一次在廣播室把門反鎖,然後擅自給全監獄的人放起了音樂,即使典獄長命令他開門並停止音樂,他也沒有理會,反而是把音樂開得更大聲了。

 

 

這樣做的後果,是安迪要被關禁閉兩星期。

 

看起來這麼做毫無益處,但卻讓被囚禁的人們短暫地感受到了自由。

 

在音樂想起的那一刻,彷彿人們的意志掙開了監獄的枷鎖,能夠活出來了。

 

安迪做了一件“傻事”。

 

但人生中最值得反復回味的,往往也是傻事,而不是聰明事。

 

因為聰明事優先考慮的是外界的評價準則、別人的意志,而傻事則是把自己的意志放在了第一位。

 

 

如果生命有答案

那就是“把自我活出來”

 

曾經有調查採訪高齡老人,問:你這一生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得到最多的答案,並不是當年做什麼事情失敗,而是後悔自己原本喜歡一個人,但沒有去追求,以及想做一件事情,但沒有去嘗試。

 

換一句話說,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沒能活出自己的意志。

 

壓抑自我核心,會讓人變得焦慮。

 

其中最為強烈的,就是死亡焦慮。

 

研究發現,一個人年輕時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後悔的事情就會越多,年老後對於死亡的焦慮也越是強烈。

 

電影《生之欲》正是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主角渡邊先生是一名近30年全勤的模範公務員。然而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地對付工作。

 

一直以來,為了保住崗位,經常與各部門之間相互踢皮球,只做形式上的工作,不干實事。

 

同事背地裡給他起外號,稱他為“木乃伊”。

 

在別人眼中,他雖然表面上活得體面,但其實已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沒有自己的想法、意志。

 

因身體不適,他去醫院檢查發現自己得了胃癌。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無比害怕死亡。這一刻他才意識到,他這幾十年來的生活如同一具軀殼,根本沒有靈魂。

 

一方面,他陷入深深的焦慮與悔恨之中,另一方面,他也在瘋魔一般去像身邊的人請教到底該如何去生活。

 

最終他找到的答案——選擇親自推動完成曾一拖再拖的社區公園項目。

 

這並不是一個驚世駭俗的答案,只是渡邊先生這些年來真正基於自己的意志去選擇做的一件事。

 

或者說,當一個人意識到並決定遵循內心的聲音去生活時,這一時刻已經足夠偉大了。

 

最終,他如願完成了這個項目,同時也發現,自己不再懼怕死亡了。

 

在生命最後的夜晚裡面,他坐在公園的鞦韆上,迎著飄雪、唱著歌,安然地離開了人世。

 

 

在細微處發展你的自我核心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擔心:那不就變成不計後果地為所欲為了?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現實因素。

 

自我核心並非一成不變的。

 

想要保持心理健康,一方面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維護和創建滋養自我核心的環境,另一方面也在與現實的碰撞之中去發展自我核心。

 

這里分享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發展自我核心。

 

1、自我覺察練習。

 

可以在日記本中記錄日常,並且在每一件事後面,都問一個問題:

 

如果不考慮別人的看法,只聽從內心的想法,我會怎麼做?

 

然後把答案寫下來。

 

如此去練習重點並不是要不計後果地生活,而是練習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喜惡。

 

這些聲音,可以指引我們優化出一個更適合自我核心生存的空間。

 

比如:和某人聊天對方非常不尊重,我有很強烈想罵ta的衝動,但因為有別的朋友在場不方便。

 

那麼我們就可以計劃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及時表達不滿,或者以後提前拒絕類似氛圍的聚會。

 

2、剔除多餘的顧慮。

 

圍繞上一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接著問自己——

 

*這件事情我在考慮誰的看法?

*這些看法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是否可以試著無視這些看法

 

或許有一些顧慮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可怕,那麼就可以試著往前走一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3、從一些細小的表達上去練習。

 

活出自己既有轟轟烈烈的方式,也可以在很多日常小細節去練習。

 

比如,主動和一個不太熟的同事說,ta今天的衣服很好看(可能平時不好意思說)。

 

或者,在朋友請客飯局裡直言某道菜做得不好吃;

 

又或是,當對方說了一個你不認同的說法時,直接說出你的見解。

 

這個過程一定會讓一些人不滿意,你要做的,並不是壓抑自己的個性去避免對方的反感,而是要聽從內心的聲音。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遇到與你相契合的人。

 

每一句真實的表達都是往前邁出的一小步,引領我們走向更加富有力量、更加綻放的生命狀態。

 

寫在最後

 

每次分享“活出自己”的話題時,其實經常會聽到質疑的聲音:

 

有人會認為,成熟的人,應當收斂起自我。

 

這些聲音,難免會讓人實現自我的道路上心生懷疑。

 

對此,我想分享一段尼采的話,幫助你我在迷茫時勉勵自己——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抹往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上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

 

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和「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