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最難得的,是好好吵架

夫妻之間,最難得的,是好好吵架
value101 2022-12-03 檢舉

 

但這不意味著我們的關係變差,更不是因為你的問題。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發現:

 

原來相愛的兩個人,也可以通過激烈的衝突來解決問題。

 

同時也讓孩子知道,爭吵是一種特殊的溝通方式,它不是父母在相互攻擊,更不需要孩子承擔罪責。

 

03

惡性爭吵,開口就傷人

 

既然爭吵有好處,為什麼現實中,還出現很多因爭吵而傷害到家人的例子呢?

 

這是因為,我們在爭吵的時候,出現了一些誤區。

 

我們可將爭吵粗略劃分為:惡性爭吵與良性爭吵。

 

所謂良性爭吵,就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爭吵;

 

所謂惡性爭吵,則是以「傷害對方」為目的的爭吵。

 

戈特曼《如何正確爭吵》提出,在惡性爭吵裡,人們會出現4種破壞關係的行為,即:批評、輕蔑、防禦、退縮或拒絕互動。

 

① 批評。

 

爭吵的開端,往往是批評。

 

批評以高出對方的見解,來指責對方在某些行為上不應該如何如何。

 

它暗含一種話語:我在指出你的弊端,你要接受我的評價。

 

而激烈爭吵時的批評,批評者又會放大自我的製高點,打壓對方的自尊。

 

結果,雙方處在不平等的對立位置上。

 

② 輕蔑。

 

當雙方都得不到理解和共情,爭吵的方向就會從事件轉移到人本身。

 

比如一開始,我們為孩子的教育方法吵架,這時候是憤怒和無奈。

 

一旦爭吵到某個程度,有的人會脫離孩子教育這件事本身,開始將攻擊集中到對方身上。

 

最常見的,是輕蔑,也就是我們說的“對人不對事”。

 

輕蔑態度一旦出現,爭吵雙方不再相互對立,還會進而推翻否定。

 

接下來無論再辯駁什麼,都在給關係劃出一道道裂痕。

 

電影《愛樂之城》裡,男女存在分歧。

男主一時激動,嘲諷了女主的職業:

你只是個演員,你明白什麼?

 

③ 防禦。

 

我們感受到被攻擊和冒犯時,都會本能地形成防禦心理,維護自尊。

 

而爭吵狀態下,有的人只想保住自尊,“聽不進去,更顧不上那麼多”。

 

我們被這種本能機制所蒙蔽,不斷辯護、找藉口、顛倒事實,甚至傷害對方。

 

這時的爭吵成了一場“保衛戰”,是非對錯、誰的責任、如何解決問題……已經不重要了。

 

我們在內心立起一堵牆,極力肯定我與自己的關係,割裂與外界的關係。

 

④ 退縮或拒絕互動。

 

爭吵中,很常見“一追一逃”的現象。

 

一方在追,因為得不到回應的時候,有一種被漠視、被拋棄的感覺。

 

一方在逃,是因為怕被羞辱,怕戰火升高、失控,於是築起高牆,減少情緒波動。

 

比起激烈的證明衝突,逃的一方認為,成為局外人更能冷靜處理問題。

 

但這時候,追的一方也會徹底感到失望:這段親密關係,只剩下自己在掙扎……

 

《無問西東》裡,妻子發出動靜,

試圖得到丈夫回應,哪怕是一個眼神,

但通通都沒有。

 

惡性爭吵是從良性爭吵發展來的。

 

在惡性爭吵的階段裡,事件以及雙方表達的情緒和思想都不再是重點,爭吵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親密關係本身——

 

此時,伴侶雙方不再是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關係裂痕。

 

如果想在惡性爭吵發生前懸崖勒馬,伴侶雙方要從爭吵的根本原因出發,在良性爭吵的階段上表達好自我,解決掉問題。

 

04

良性爭吵,看見需求

 

那麼,如何將爭吵維持在良性狀態呢?

 

其實並沒有什麼高明的技巧,最簡明的方法在於:

 

處理好我跟自己的衝突,以及跟伴侶的衝突。

 

因此,爭吵可以分成兩部分:

 

1、我在“爭”什麼;

2、對方在“吵”什麼。

 

平常的溝通,是我們先處理跟對方關係之間的衝突,完後再處理自己內心的衝突。

 

比如,我們不認同伴侶的教育理念,溝通是兩個人提出各自的見解、相互妥協之後,自己從內心說服自己接受這個方案。

 

而爭吵,是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不想受侵犯”的前提下,去處理跟對方的衝突。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吵架都是在自我防禦,攻擊別人。

 

所以,要看見自己“爭”的背後,有什麼不願被觸發的體驗;防禦心理背後,我不願改變的立場是什麼。

 

生活中的一些父母斥責孩子,開口往往就是“我這麼辛苦養你”。

 

父母發起爭吵,是因為孩子觸發了他們的“虧待感”——我付出了養育,孩子就應該在行為上順從,來回報我。

 

這種虧待感可能跟父母的經歷有關,他們曾經在某件事上付出了,但沒得到回報。所以在養育孩子上一旦有被虧待和辜負的感覺,就會特別失望。

 

而孩子一聽父母說“我這麼辛苦養你”,往往會想到:父母又來道德綁架了。我有獨立的人格,憑什麼要被他們控制?

 

所以孩子跟父母吵,吵的是人身自由,要的是脫離父母控制權。

 

然後,看清對方在“吵”什麼。

 

爭吵中的雙方在強烈的情緒狀態下,往往拒絕質疑自己,也拒絕共情對方。

 

但並不妨礙我們問一句:

 

在這件事上,彼此為什麼非吵不可?

對方為什麼會這麼想?

 

類似溯源性的提問 ,會將我們的注意力落到跟對方的衝突點上。

 

而不是只留守在自我的防禦堡壘中。

 

還是講上面父母跟孩子的案例:

 

為什麼這件事上非吵不可呢?因為父母要求孩子回報的,是他們珍貴的獨立人格。

 

這時候孩子可以說,我可以在別的方面回報你們,但這件事不行。

 

如果是父母呢?則需要先處理自己內心的感覺,然後在不影響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給Ta提供建議和分析。

 

當我們不僅關注自己,還看見了彼此,這就是獲得了關係的控制權;由你來決定,如何不把爭吵延伸到更多事件,甚至發展成人身攻擊。

 

如果爭吵時對方表達出輕蔑的態度,甚至批評,你也可以說:

 

你剛剛說的話,剛剛的態度,可能會將關係引向更惡劣的狀況。

 

如此調停者角色的提醒,也有助於打開對方的防禦堡壘。

 

這比起十次欲言又止的“平和溝通”,更有用。

 

雙方降溫後再來解決問題,我們不僅僅釋放了情緒,還更加清楚對方需要如何被尊重,希望被看見什麼。

 

寫在最後

 

當然,我們並不提倡爭吵。

 

但當關係內的衝突不可抑制時,如果我們一味迴避、視而不見,問題永遠解決不了。

 

甚至於,我們會因未被看見、未被滿足的需求,而用情緒攻擊身邊更多的人。

 

如果你去面對它,允許爭吵發生,從而誠實地述說自己,傾聽對方,關係也會更加清爽明朗。

 

最後,願我們對伴侶多一些關注和接納,不誤解對方,也不委屈自己,以更真實的姿態相處。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