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甚麼性格,看吃飯習慣就知道了

一個人甚麼性格,看吃飯習慣就知道了
value101 2022-10-27 檢舉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

讓一群小孩子待在同一個房間裡,並且給他們每個人都佈置了任務。

有些小孩需要寫一些文字,有些小孩負責評價審核他們的文字。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心理學家給每個小朋友都分配了食物。

通過觀察發現,有不少負責評價審核的孩子,也就是有權力的一方,吃東西時動作幅度更大,聲音也更大。

 

 

 

心理學家得出了一個結論:

一個人吃飯的狀態,與他所處的情境是有很大關係。

“飲食”中的食,只是吃飯這件事的一部分。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看成一個更為複雜的過程。

一個人的飲食習慣,能夠體現他的思維、行為模式。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一個人吃飯的習慣和性格有怎樣的聯繫。

 

吃飯比較快的人

有句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

“一日三餐”本就是能讓人感覺到快樂、幸福和放鬆的一件事。

在吃飯這件事上非常講究效率的人,其他方面,也是很難讓自己慢下來。

做事講究效率的人,往往比較有目標感。

這樣的人更注重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比較容易在事業上取得一些成績。

他們對自己比較苛刻,不敢停下來,不敢享受生活,他們常常會用物質、金錢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也會因為過於偏重目標和事業,而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

 

 

 

 

 

 

吃飯比較慢的人

這裡會存在兩種比較極端的情況。

一是,這樣的人會很享受美食對味蕾的刺激,追求和食物單獨相處時多巴胺的分泌。

所以,他們會讓吃飯這件事,盡可能延長。

他們追求快樂,也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也願意自我滿足。

他們的內心往往比較平靜、安定,很少會產生焦慮的情緒。

這樣的人比較注重自我感受,有時候可能會給人一種比較自負的感覺。

還有一種情況是,覺得吃飯簡直就是“上演災難片”,食物實在是難以下嚥,但為了填飽肚子又不得不吃。

這樣的人,快樂的閾值通常比較高,所以很多時候會覺得生活很無趣,容易抑鬱。

人生觀會比較消極,不太容易信任別人,所以更喜歡獨來獨往。

但同時又很重情義,因為能走進他們心裡的人,真的非常少。

 

 

 

總是先吃喜歡的食物

在生活中,這樣的人常常會有孩子氣的一面。

容易把自己的喜歡和厭惡都表現出來,與人交往沒什麼心機,不會藏著掖著。

也很少會去考慮比較長遠的事情,更加追求當下的快樂。

生活態度往往是過一天算一天,所以有時會給人一種不夠靠譜,不太有責任心的感覺。

實際上,這樣的人很清楚自己的真實需求,看到機會來了,就會一把抓住。

 

 

 

把最愛吃的食物放在最後

這樣的人,往往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面對棘手的問題,更有耐心去解決,抗壓能力也比較強。

在工作中,更擅長負責週期長的項目。

因為他們不會因為短期沒有看到效果,就輕易否定自己。

不過他們的童年生活常常是不夠快樂或不被滿足的。

自己的需求總是被親人忽視、打壓,所以會習慣性地把自己真實的感受放在最後。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