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員之死》:壓垮你的不是現實,而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推銷員之死》:壓垮你的不是現實,而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value101 2022-09-30 檢舉

 

“美國打工人”阿瑟·米勒前半生顛沛流離,人到中年開始創作戲劇。

 

1949年,《推銷員之死》問世,在百老匯連續上演了742場,為他贏得了美國最高大獎普利策獎和斐然的國際聲譽。

 

劇本敘述了一個推銷員威利·洛曼做了一輩子的成功美夢,卻在年邁無用時被公司辭退。

 

他無力償還家裡的分期貸款,最終走上自殺之路。

 

阿瑟·米勒有著豐富的底層生活經驗,他強烈批判了當時社會所吹捧的美國夢,表面浮華,內裡則是虛幻的。

 

作為美國戲劇屆的良心,他提醒著讀者:壓垮你的不是現實,而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過度的慾望面前保持清醒,才能避免自取滅亡。

 

在幻想中沉溺,無視現實

 

威利·洛曼十八九歲時就跑上碼頭尋找出路。

 

他惦記著去阿拉斯加,那裡一個月就發現了三座金礦。

 

因為當時的美國,處處都有人發大財。

 

碰巧,威利遇到了一個老推銷員。

 

八十四歲了,連屋子都不用出,只要拿起電話跟買主通話,就能掙錢養活自己。

 

老推銷員至死都是個推銷員,死在去見買主的火車上。

 

後來,好幾百個推銷員和買主都去給他送葬。

 

威利頓時覺得當推銷員是世界上最好的前途。

 

有二三十個城市可去,不管到哪,拿起電話,就有人記得和喜歡,願意幫忙。

 

為了實現美夢,他義無返顧地紮進一家推銷公司,一干就是三十四年。

 

可是,推銷員沒有工資,全靠佣金。

 

威利每天開車幾百英里,還要看買家臉色,甚至是吃閉門羹。

 

20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恰逢經濟大蕭條,哪裡會有人大量消費?

 

推銷員的前景也隨之越來越差。

 

威利卻仍然沉浸在年輕時的美國夢裡:

 

只要膽大敢闖,就一定可以躋身上流階層!

 

推銷員又無需本錢,動動嘴皮子就能交朋友,賺大錢。

 

因此,他經常教育兩個兒子:“要儀表堂堂,有人緣才能干大事!”

 

一旦沉迷幻想,就看不清現實的危險。

 

實際上,威利年輕時還能賣力氣掙點錢,現在他年紀大了,經濟形勢又不好,家裡早已入不敷出。

 

老朋友查利好意關心,勸威利不必硬撐,可以來自己的公司裡找個活干,把家裡的分期貸款還上。

 

威利覺得自己是乾大事的人,嘲諷道:“你那也能叫工作?”

 

氣得查利轉身離開。

 

查利的兒子伯納德也來提醒威利:威利的大兒子比夫數學期末考試差了幾分,大學是不會錄取他的,但只要參加暑假的補考就能挽回。

 

威利則對兒子們說:

 

“這個伯納德在學校可能分最高,可是到了社會上做生意,你們會比他強十倍!

 

感謝上帝,你們都是美男子。

 

大家一看就會喜歡你們,儀表堂堂才能出人頭地!”

 

威利著迷於繪製未來的藍圖,卻錯過了真正的機會。

 

對未來的展望固然給予人前進的方向,也能帶來希望。

 

但過度的展望就會變成不切實際的幻想。

 

拉丁美洲有句諺語:“幻想總是幻想,不是現實。”

 

這好比給自己不斷注入興奮劑,長久的亢奮必然麻痺對現實問題的感知。

 

在幻夢裡沉溺,就會在現實裡迷失,悲劇也就不遠了。

 

在謊言中自欺,逃避現實

 

威利多年來奔波勞碌、卑躬屈膝,也還是碌碌無為。

 

如今年過六旬的他,精神體力都大不如前。

 

對於一個全靠業績的推銷員,這簡直就是災難。

 

沒有了收入,家裡還有房子、汽車、電器的分期付款等著他去償還。

 

現實痛苦恐怖,威利不得不用謊言去逃避。

 

明明連續幾週沒有收入,威利卻跟妻子說掙了一大筆錢,老闆還要調他去波士頓做輕鬆的工作安享晚年。

 

妻子一問他要生活費,他就連忙改口,迫不得已從查利那借來錢周轉。

 

威利還繼續給兒子們“畫大餅”:

 

“你們走到哪都得受歡迎。

 

為什麼?就因為我有朋友。

 

孩子們,在新英格蘭,我可以把汽車停在隨便哪條路上,那兒的警察就像對自己的車那樣保護它。”

 

查利忍不住戳穿他的騙局:

 

“人家憑什麼喜歡你?銀行大王摩根有朋友難道是因為儀表堂堂?

 

可是口袋裡有錢,誰都喜歡他!

 

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

 

威利不願認清查利口中的現實,轉而把希望寄託在兒子們身上。

 

他認為兒子們一定能和他一起,成功創立家族運動品牌“洛曼兄弟”。

 

事實上,兒子們已過而立之年,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