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村上春樹,就讀懂得了生活

讀懂村上春樹,就讀懂得了生活
value101 2022-09-24 檢舉

 

 

寫完一部小說,他會再理幾遍,然後交給妻子,讓妻子幫忙檢查、校對。

 

長期伏案寫作,很快透支了村上春樹的身體:頸椎痛、腰痛、四肢麻木,各種不適。

 

妻子勸他休息一段時間,別這樣賣力。村上春樹卻說寫作不能停,一旦停了,就很難再寫出現有的感覺。

 

他深深感覺到:身體是一切的保障,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源源不斷寫出小說。

 

於是,村上春樹開啟跑步之旅。

 

跑步後,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作息計劃:每天凌晨4點起床,寫作4小時,跑步10公里。

 

這一作息,他堅持了四十年。

 

村上春樹說,他的一生有兩次重大改變:一次是關閉酒吧,專職寫作;另一次是為了持續寫作,開始跑步。

 

兩次改變,一個需要勇氣,一個需要毅力。

 

村上春樹的自律,被很多人稱讚。

 

而自律背後,是他對自己每一個當下的清醒認知:喜歡寫作,就全力以赴;身體吃不消,就鍛煉身體。

 

康德曾說,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人生有兩種痛苦:一種是努力的痛苦,一種是後悔的痛苦。

 

村上春樹選擇了前者,他深深懂得:只有自控,使堅持成為一種習慣,才能更好地服務於自己的寫作生涯。

 

倒逼自己運動,實際是為未來攢底氣,是長期寫作的必需。

 

認清當下,找到奮鬥目標;自律堅持,才能實現長期目標。

 

煙雨如絲,抑揚頓挫的爵士樂,飄飄灑灑在空中。

 

小樓上半開的窗戶邊,一蓄短鬍鬚男子,懷抱一隻貓,半倚窗邊,雙目輕闔,眉頭微皺,似在思索。

 

偶爾,張開雙眼,抬手擼一下貓,目光直直望向遠處,沒有焦點,臉上一片迷茫之色。

 

這是村上春樹寫小說時,偶有無從下筆,心情鬱鬱的情景。

 

村上春樹說,長年累月寫小說的人,都是孤獨的。

 

它需要非寫不可的內在驅動力,和支撐長期孤獨勞作的的強韌忍耐力。

 

有時,獨自一人困守屋內,面對空白的稿紙,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這也不對,那也不行。”枯坐案前,絞盡腦汁,花上一整天時間,才寫出寥寥幾句。

 

心理上的壓力只有獨自承受,倍感孤獨。

 

即便這樣,村上春樹依然選擇堅持寫下去。

 

他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書中,說出了堅持的理由:違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則,哪怕只有一次,以後就將違背更多的原則。

 

村上春樹深知:放任一次,就會放任多次,直至最終放棄。那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因此,他嘗試與孤獨為伴。

 

累了,他會打開窗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放鬆疲憊的大腦;

 

放一首自己最愛的爵士樂,讓心靈在飛起的樂聲中沉澱片刻;

 

擼擼貓,跟貓兒玩玩,讓身心放鬆,在心平氣和中慢慢滋生靈感。

 

對於孤獨,村上春樹還有另一種排解方式:

 

他說:

 

“孤獨時,我喜歡默默吞嚥。然後在小說這一容器中,盡力改變其姿態,將它作為故事的一部分釋放出去。”

 

不管是《且聽風吟》、《挪威的森林》,還是《海邊的卡夫卡》,都有他對孤獨的詮釋。

 

《孤獨是生命的禮物》一書中談到:

 

孤獨是我們生命中不可逾越的高牆。面對這道高牆,

 

有的人,束手無策,面牆哭泣;

 

有的人,會想盡辦法,試圖越過高牆;

 

而有的人,則會與這高牆為伴,直面人生的局限與枷鎖。

 

顯然,村上春樹屬於後者。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孤獨並不可怕,它能使人堅強,讓人自立,成就人生。

 

人生路上,孤獨是一種常態。

 

孤獨不是寂寞,而是一生相處的伙伴。

 

唯有與孤獨為友,學會獨處,才會豐盈內心,得以成長。

 

很多人都說:“村上春樹是日本最會養生的網紅之一。”

 

這不是笑談,而是事實。

 

現年72歲的村上春樹,依然在堅持寫作、跑步、清淡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寫作四十年,他筆耕不輟,獲獎無數,作品擁有超過50種語言的譯本。

 

身體硬朗,業績非凡。這與村上春樹看待人生的生活態度息息相關。

 

他曾說: “我的人生是我的,你的人生是你的。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尋求什麼,那就儘管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別人怎麼說與你無關。”

 

村上春樹的生活態度告訴我們,無論何時,別忘記:

 

被人質疑時,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豁達有度;

 

面對孤獨時,學會獨處,與孤獨為友,豐盈內心;

 

認清當下,找到奮鬥目標,完美自控,活出自我。

 

願未來,我們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