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格局很高,這些習慣很明顯,藏不住的

一個人,格局很高,這些習慣很明顯,藏不住的
value101 2022-09-23 檢舉

 

曾國藩曾言:“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那麼,何謂“格局”?

曾聽過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站在山腳往下看,處處都是垃圾;站在山頂往下看,美景盡收眼底。”

格局,無非是由三個特性構成的——深刻性、全局性、遠見性。

有人身處低谷,不是埋怨社會,就是抱怨現狀;

有人遇到麻煩,不是急於表達,就是發洩情緒。

但還有人,懂得身處低谷反思自己,這才逐漸自我成就;懂得遇到麻煩要解決問題,這才能順利翻身。

一個人,是一直落魄,還是能最終揚眉吐氣,與運氣無關,只與格局有關。

可以說,高度決定深度,格局成就結局。

而一個人格局高不高,從習慣中就能看出來,因為格局高的人,大多都有這些能夠“自我成就”的習慣。

 

 

不“解釋”,能埋頭做事

刷到過一個話題:為什麼有些人愛解釋?

在以為是怕被誤解,或者無意傷害別人時,答主@三月卻有不同的說法。

他說:“愛解釋的本質,是尋求認可,這是一個人自我價值感低以及目標不清晰的結果。於是越愛解釋,生活越亂。”

想起當初的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原本開了一家酒吧,生意還不錯,和老婆的日子過得也有聲有色,然而,他卻逐漸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想要成為一名作家。

從有了想法開始,他便一邊看書,一邊寫作,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行為,總覺得他是在異想天開。

面對各種質疑和家人的不理解,他沒有選擇解釋,而是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

直到村上春樹真的成功,那些質疑他的人,變成了支持他的人,他用能力證明了自己選擇的方向如此正確。

《教父》中,有這樣一句經典台詞:“真正要做的事,對神明都不要講。”

太多的人想要獲得支持,想要快速獲得成就感,於是很多事還沒有做,先說出了口,一旦被誤解,也著急解釋。

但格局越高的人越明白,生活是自己的,被誤解時比起不斷解釋,不如埋頭做事。

 

 

敢“歸零”,能重新開始

日劇《半澤直樹》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一個開器具廠的老闆,因為資金周轉不開,無奈選擇向銀行貸款,可在資質考察階段卻遇到了難題。

銀行負責人稱,如果他不引進現代化機器,那麼不會選擇放款。

聽了這話,老闆氣憤地對負責人說:“我們所堅持的就是純手工打造,若是就此放棄,還不如倒閉。”

按一般的俗套劇情,銀行負責人該被老闆的堅持打動,但現實生活顯然不會如此。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