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孩子,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孩子,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value101 2022-09-21 檢舉

 

國內還有一位熱愛跑步的商界大佬,那就是潘石屹。

潘石屹的夫人張欣也是跑步愛好者,兩口子在微博上經常曬出跑步記錄,遠到巴黎、紐約,近到北京的天壇、奧森跑步公園。

潘石屹在接受采訪時,談到跑步後自己的變化:

“我覺得最明顯的變化是情緒。成年人的工作壓力都很大,有時候難免會抑鬱、不高興,但是跑完後心情馬上就能愉悅起來。”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也曾多次說,自己能夠堅持寫作,全仰賴於每天堅持跑步。

他從33歲開始跑步,每天按照規定的公里數目,已經堅持跑了三十餘年。

他說自己寫小說的方法與靈感,許多都是每天清晨沿著道路跑步時得到的。

比起稀里糊塗地活,運動會讓人更加目標明確、生機勃勃地活著。

 

 

 

04、如何讓孩子培養運動的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動鍛煉也是如此。

培養興趣愛好,讓孩子喜歡運動。

如果孩子對運動毫無興趣,在家長的強制下被動參與,是不會產生良好的鍛煉效果的,也不會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從簡單的運動入手。

像飯後一起去公園散散步,週末去約上好朋友來一次親子賽等活動,很容易讓孩子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和魅力的。

 

 

 

05、掌握知識技能,讓孩子擅長運動

一般來說,兒童在參與擅長的運動時,更容易產生快樂的體驗和愉悅的感受。

所以,在培養孩子良好運動習慣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發展孩子的身體能力和最基礎的運動能力。

讓孩子擁有參與運動鍛煉過程中所需要的平衡性、協調性、穩定性,速度等運動能力。

另外,家長們還要關註一些有關運動鍛煉的常識性知識:

運動前不宜吃太多、喝太多;

運動時要穿運動鞋、著運動裝;

運動後不能立即休息和洗浴等。

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在參與體育鍛煉時的獲得感,也能避免孩子在運動過程中受傷,降低運動傷害風險。

 

 

 

06、遵循發展規律,讓孩子科學運動

由於各個年齡階段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各個器官承受性等都不相同,因此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黃金鍛煉方案”。

家長在培養孩子運動習慣的時候可參照以下建議,遵循青少年生長發育規律,盡量做到適切、適度、適量。

5-7歲:屬於緩慢發育階段,尤其是心血管發育比運動系統的發育還遲緩,建議盡量選擇游泳之類體力消耗不劇烈的運動。

8-12歲:孩子多接觸些輕便類活動來培養運動興趣,比如:打乒乓球以鍛煉身體的靈敏性,減輕眼部疲勞、預防近視;打羽毛球以放鬆頸椎脊椎,增加心肺功能;打網球以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學跳舞以提高身體的柔韌度等。

12-18歲:建議在鍛煉時要盡量避開承重過大的運動,可以繼續乒乓球和羽毛球運動,也可以參加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運動。

 

 

 

愛因斯坦在《生活和宇宙》中說道:

“生活就像騎自行車,要想保持平衡就要不斷運動。”

我相信,孩子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以後的光明大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