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不同,不必爭辯,三觀不合,不必同行

認知不同,不必爭辯,三觀不合,不必同行
value101 2022-07-12 檢舉

 

三觀不合,不必同行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相隔天涯,也不是距離萬里,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卻怎麼都聊不到一起。”

 

你喜歡看書,他說看書有什麼用,不就是裝文藝嘛;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說那玩意死貴,還不好吃,你可真是冤大頭;

 

你喜歡去各地旅遊,他說旅遊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裡多舒服……

 

與這樣的人相處,無異於打一場心理攻防戰,讓人身心俱疲。

 

常言道:飛鳥與魚不同路,從此山水不相逢。

 

不同頻的人,終將會走散在人海裡。

 

前一段時間,詩人餘秀華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婚姻成了她繞不開的話題,但她每次都會大方地回答,在她看來,離婚並不可恥,甚至是一種解脫。

 

餘秀華出生於湖北的一個小村子,因為當時醫療條件有限,她在母體內待得時間過長,患上了腦癱。

 

為了讓余秀華的下半生有所保障,她的父母給她招了一個上門女婿,也就是她的前夫尹世平。

 

餘秀華雖口齒不清、行動不便,但讀到高中才輟學,喜歡寫詩,憧憬愛情,嚮往著一切美好的事物。

 

而尹世平比她大12歲,沒上過幾年學,思想迂腐,見識短淺,不僅不理解餘秀華追求的藝術,還認為她在做白日夢,兩人的結合就像一場災難,除了爭吵,就是沉默。

 

在得到家人支持後,她立馬與尹世平辦理了離婚手續,毫不猶豫地結束了20年的婚姻。

認知不同,不必爭辯,三觀不合,不必同行

 

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就像兩條相交線,走著走著分歧就會越來越明顯,終究會塵歸塵,土歸土。

 

而和靈魂契合的人同行,才能互相攜手,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

 

金庸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他和蔡瀾之間的友誼。

 

他們之間,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每次相聚,都會度過一段極為快活的時光。

 

兩人都喜歡去世界各地旅行,常常結伴而行,體驗不同的風景和美食;

 

同讀一本好書時,僅一個眼神,就能碰撞出無數的火花。

 

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理念,造就了這段為世人津津樂道的友情。

 

正如孟子所言:“人之相識,貴在相知。”

 

有一個能看清自己的內心所想,讀懂自己的慾言又止的人,是一大幸事。

 

但若是兩個人的世界南轅北轍,也不必強求。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人生短暫,精力有限,要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認知不同,不必爭辯,三觀不合,不必同行

 

有網友曾問蔡瀾一個問題:

 

“總有人對我的生活指指點點,我該怎麼應戰呢?”

 

蔡瀾就回了四個字:裝聾作啞。

 

屏蔽叨擾你內心的聲音,克制與他人爭辯的慾望。

 

或者默默遠離,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點個“在看”,與朋友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