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兄弟》:為什麼出身相似的人,最後卻有不一樣的結局

余華《兄弟》:為什麼出身相似的人,最後卻有不一樣的結局
value101 2022-05-25 檢舉

 

但最大的悲哀,還是他愕然發現,他為了賺錢保障妻子的餘生,犧牲了一切,可妻子卻早就在金錢的引誘下背叛自己,投入了弟弟李光頭的懷抱。

辛苦多年,全成了笑話,萬般絕望的宋鋼,最終選擇了臥軌自殺。

他的悲劇,固然有命運的不公,卻更多是因為自己的選擇。

總想做省心的事情,總想過舒服的日子。

卻不知道省卻一時的力氣,未來可能因此產生無窮無盡的後悔。

貪走眼前的捷徑,日後也許有千百倍的苦難等在前方。

《聖經》中說:

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這世上,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偶爾貪圖輕鬆,走進寬門,可走著走著,你就會發現前方道路越來越窄,遲早會落到無路可走的下場。

余華《兄弟》:為什麼出身相似的人,最後卻有不一樣的結局

 

3

走艱難但正確的路

如果說宋鋼人生起點的硬傷只是出身貧寒,那麼弟弟李光頭的人生起點,則是一把差到家的爛牌。

父親在李光頭未出生前就慘死,死因還極其不名譽。

是因為偷窺女廁被發現,受驚後墜入糞坑被淹死的。

母親無法忍受小鎮居民的鄙夷和嘲諷,每天都過著自閉的日子,對兒子十分疏忽。

直到七歲那年,他隨母親嫁入宋家,李光頭才在慈愛的繼父身上,第一次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然而沒過多久,意外陡然降臨,繼父被迫害致死,母親自顧不暇。

失去了約束的李光頭日日在街上游盪,行事一天比一天肆意妄為,甚至像生父那般偷窺女廁。

這一舉動,直接氣死了母親李蘭。

李光頭的名聲,也跌入了谷底。

然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李光頭不但沒有被打擊到一蹶不振,反而從中發現了商機。

他察覺到有些猥瑣的人,表面上正氣凜然譴責自己,背地裡卻來打探偷窺的細節。

常常三餐不繼的李光頭索性瞎編故事,換來一碗碗熱騰騰的陽春面,把自己養得紅光滿面。

雖行事不算光彩,可被生活重重錘在泥潭里的他,能有口飯吃,不去傷天害理,已是不易。

未來的許多年裡,李光頭一次又一次上演這種絕地求生的奇蹟。

明明是沒有單位肯錄取他,只能被塞到福利廠裡,和瞎聾啞瘸的殘疾人為伍。

他也會主動出擊,四處兜攬業務,把瀕臨倒閉的福利廠做得紅紅火火,最後還成為了國家幹部。

明明是貿然辭職下海,不但自己賠得海乾河淨,還欠下了合夥人的大筆債務,後來只得靠撿垃圾為生。

可李光頭並不覺得羞愧,反而把垃圾回收做成了產業。

從開始只有一個棚子一個人的小打小鬧,到坐擁三座垃圾大山數十名員工,再到與政府合作,形成了覆蓋全國的產業鏈。

他就這樣一步步成為全國首富,最終在世俗意義上,站到了宋鋼無法企及的高度。

稻盛和夫說,你所遇到的壓力與挫折,恰好是自我修行的最好機緣。

人生從不可能一帆風順,而決定人與人差距的,往往正是身在至暗時刻中的關鍵幾步。

選擇徹底躺平,看似輕鬆了現在,卻是讓自己坐困愁城,只能在泥淖中越陷越深。

選擇應付眼下,也許能解得一時燃眉之急,但早晚會敗給生活無休止的驚濤駭浪。

這世上唯一穩妥的冒險,就是主動跨入窄門。

走艱難但正確的道路,攀險峻卻光明的峰。

一切坎坷,不過是通往目的地途中的磨礪。

所有桎梏,終究能夠化成飛翔九天的羽翼。

只要熬過那些難以忍受的孤獨困苦,你所收穫的,一定會比想像中多得多。

余華《兄弟》:為什麼出身相似的人,最後卻有不一樣的結局

 

4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生長點效應”

即我們越是遇到生存困境,越可以激發成長。

人生有諸多苦難,不是所有人都能扛住生活的毒打,大多數人會在困境中丟盔卸甲,寧可隨波逐流或者繞道而行。

但到頭來你會發現,所有的心懷僥倖,不過是蹉跎了歲月,辜負了自己。

正如余華在《兄弟》的後記中所言:

“無論是寫作還是人生,正確的出發都是走窄門。不要被寬闊的大門所迷惑,那裡面的路沒有多長。”

往後餘生,願你能不為眼下的困難所阻,不為未來的迷局恐懼,堅守住初心,主動選擇走難走的路。

哪怕前路遍布泥濘,哪怕沿途風雨交加,既然選擇了窄門,只要不曾停下腳步,未來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