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3招,讓你的表達更有邏輯,勝過90%的人

學會3招,讓你的表達更有邏輯,勝過90%的人
value101 2022-01-21 檢舉

 

為什麼有的人,簡短的幾句話就能和人在對話中打成一片?

為什麼在給老闆匯報PPT的時候,總是講到幾頁就被打斷?

為什麼有人一開口就讓你覺得他條理清晰,能力很強?

 

《奇葩說》的黃執中說:“生命中,我們絕大多數的糾結和困惑,憤怒和失落,根源都來自於我們怎麼與別人對話、協商、爭論、說服。”

 

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在表達上,會邏輯表達,讓你的客戶、你的同事、你的老闆心服口服,讓你在職場中所向披靡。

羅振宇說過: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達能力。兩個能力相當的人,誰的表達更好,就會在職場中佔據競爭優勢,就更能得到上升的機會。你周圍也一定有表達清晰、說話利索的同事,深得領導器重,職場步步高升,讓人羨慕不已。

那麼,該如何訓練自己,才能讓自己的表達更有邏輯呢?首先你要知道表達不清楚的原因在哪裡。

 

 

 

一、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說不清楚自己的想法

有這樣一句話,說不出來做不到,說不清楚做不好。說不出來,代表你還沒有把事情想清楚,沒有形成一個核心的觀點,說不清楚,代表你的表達缺乏結構性,沒有邏輯。

沒有結構的表達:好像一團亂麻,你可能講的內容全面,但是所有內容縱橫交錯,讓人無法理解。

有結構的表達:好像一個金字塔,觀點在最上面,然後每一層圍繞觀點,依次展開論述,有層次,有條理,讓人一目了然。

為什麼表達必須要有結構,有邏輯,因為大腦記憶有一個特點,就是更喜歡記住有結構的內容,比如123456789和261893547,兩個數字,有結構的你就一下子記住了,而沒有結構你理解起來會非常吃力,也記住。

所以只要結構化表達,就會讓人感覺你的表達條理清晰,語句通暢,聽起來毫不費力。

 

 

 

 

二、什麼是結構化表達,它的核心是什麼?

那麼什麼是結構化表達,首先它是一種結構,你的表達需要遵循一定的結構,就好像造房子,房子可以通過不同的結構搭建出風格迥異的造型,像東方明珠塔、央視大褲衩等。把你想要表達的內容,像思維導圖一樣鋪開,然後選擇採用魚骨式結構、或是順序結構,或是其他結構。

其次是表達,用什麼樣的邏輯,把這些結構串聯起來進行輸出。就好像看一場電影,讓人跟著你的節奏,一步一步進入到你的世界中。結構+邏輯就構成了結構化表達。

結構化表達的核心,需要遵循以下3個原則。

 

 

 

 

 

①一個中心:主題清晰,讓人一開始就知道你的核心觀點。

②合理分類:不同內容用分類進行區分,讓人能夠知道你的內容模塊。

③邏輯順暢:使用合適的邏輯結構,推進的你內容,讓人聽得順暢。

三、如何進行結構化表達

掌握1個中心+合理分類+6個基本邏輯框架,能夠幫助你快速的建立結構性表達的框架模型。

1.一個中心

簡單來說,就是結論先行,在表達之前,先用一句話把你要講的結論概括出來。這就跟我們寫作文時用的議論文表達方式一樣,文章第一段,把結論觀點先行輸出,之後在展開自己的論點進行論證,最後結尾處再次總結,形成總分總的表達模式。

 

 

 

 

2.合理分類

分類不僅僅是歸類,更是邏輯的梳理,很多人表達能力弱,根本原因是不會分類。微信創始人張小龍有個觀點“設計即分類”,即:給事情做分類,這本身已經完成了設計的工作。我們發現,越是厲害的人,分類就越簡潔,越本質。

分類不是僅僅的把你要表達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類別梳理即可,更重要的是梳理出觀點之間的邏輯。通過有邏輯的分類,把內容系統的、結構化的表達出來。因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要掌握了最基本和常見的邏輯結構,也就解決了分類。

 

 

 

3.六個基本邏輯,幫你掌握邏輯表達

接下來,我們通過6個常見的邏輯結構,幫助你建立起結構性的表達。

①時間邏輯

定義:按照時間的演變的自然順序展開進行。

特點:由於時間順序符合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可以讓受眾很好的理解,同時也方便演講者的記憶,所以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種條理邏輯。

關鍵詞:過去、現在、未來。

優勢:思路清晰,既是邏輯,又是分類。

案例:大家都膾炙人口的《鄉愁》,余光中先生所使用的就是時間順序來說明的。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這首詩就是按照“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這樣由遠而進的時間順序描繪了不同時期的思鄉之情。

②空間邏輯

定義:以地理單位為最基本的表達結構。

特點:最大的好處是能夠讓聽眾在大腦中繪製出一幅地圖,可以讓思想的傳遞更有效。

關鍵詞:家、路上,辦公室。

優勢: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幫助理解。

案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這裡就是按照空間的邏輯,出門向東,走過石橋,竹門進去,中間,匾下,依次展開回憶。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