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決定了層次,也決定了看問題的角度

位置決定了層次,也決定了看問題的角度
value101 2022-01-14 檢舉

 

有人說: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就是認知上的差別。

 

認知不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也永遠不會在同一個頻道上。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輛電瓶車和一台賓利車發生了剮碰。

 

交警調出了現場的監控錄像得出結論:主要是因為電瓶車隨意變道才造成的事故,所以電瓶車應負全責。

 

本來責任劃分得很清楚了,賓利車主甚至還表示他願意走保險,自己承擔賓利車的後續修理費用。

 

可電瓶車車主卻不干了,還倒打一耙讓賓利車主也要賠償他電瓶車的修理費,給出的理由竟然是:你是有錢人,不差這點錢。

 

並且還對執法交警冷嘲熱諷:“你們就是嫌貧愛富,偏袒有錢人!”

 

有人說:和不同認知的人爭辯,就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位置不同,不必解釋

 

不同的認知,不同的理解層面,溝通起來真的很費力,往往很難達成共識。

 

郭德綱就曾說過:有的人覺得相聲陶冶情操,有的人覺得相聲太俗,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所以,有同行指責他的相聲只顧著搞笑,一點品味也沒有時,他也不反駁,只是笑著說:“先搞笑吧,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秒速五厘米》裡有一句經典台詞:我們仰望同一片天空,卻看著不同的地方。

 

這世界本來就是不同差異的個體的混雜,層次的不同決定著思維的緯度也不可能在一個平面上,你即使再用盡全力解釋,他也未必能和你的觀念達成一致。

 

睿智的人都應該懂得:認知不同,無須解釋。

位置不同,不必解釋

 

有人總結出一點:不懂你的人真的不必解釋。

 

就像喬丹在一次採訪中所說的那樣:

 

“你想解釋的話,要給想听的人才有用,而很多人是不想听的,所以你說是沒有用的。”

 

所以,有時不解釋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位置不同,不必解釋

 

首先,你要分清有沒有必要解釋:

 

不同經歷和境遇的人,你再解釋,他也未必能理解你。

 

在認知上有偏差的人,你解釋再多,他也不可能認可你。

 

再者,你要分清值不值得解釋:

 

羅永浩曾開玩笑似地說:“你只用給兩種人解釋,一是法院的人,不解釋會出事;二是真正的親朋摯友,不解釋他們會傷心。”

 

餘下的泛泛之交、點頭朋友,就不需要解釋。

 

《生活在別處》中這樣寫道:“把自己交給別人的眼光去評判,才正是產生不安和懷疑的根源。”

 

真正的智者,群處時守嘴,獨處時守心。

 

與其費力地向別人解釋自己,不如學會沉默,不動聲色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人生苦短,何必執於對錯,難為自己,只要心中月朗風清,又何需向別人解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