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苦,孩子沒吃過,孩子吃的苦,你也沒吃過,怎麼教好孩子?
騰訊新聞社群曾做過研究:
“和自己的孩子交換童年,你願意嗎?”
結果,幾乎一半的社群使用者覺得,即使孩子的物質條件再好,他們也不想和孩子交換童年。
因為,我們曾經的童年,天真爛漫。
現在的童年,就像是低年齡層的成人世界。
確實。
記得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教授調研了全國30多萬中小學生樣本後,發現許多孩子都呈現「四無現象」:
學習無動力;對真實世界無興趣;社交無能力;對生命價值無感受。
很多孩子沉迷遊戲,遊戲中毒,或是整天抱著手機刷短片。
北大的徐凱文教授也曾對北大一年級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做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
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認為學習沒有意義,還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他們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
更心酸的是:
這群闖過千軍萬馬的高考贏家,他們的成長歷程並沒有明顯的創傷,生活穩定優渥,個人能力優秀,內心卻荒蕪一片,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和活著的動力。
心理諮商師陳瑜也曾說過,許多向她求助的孩子有相當一部分患有焦慮症,憂鬱症,厭食症,強迫症,雙向情緒障礙等常見的青少年心理疾病。
而且,這些孩子中很多都是名校的優等生,只是無盡的壓力已經讓他們逼近崩潰。
偌大的精神科走廊成了“名牌校服的展廳一樣。”
身為父母,我們真的會為孩子的這種狀態感到心疼。
我們為的是讓孩子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過好的生活,結果我們的孩子卻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和期待。
記得樊登曾經說過一句話:
“人生本就沒有意義,但是,尋找人生意義的過程很有意義。”
人間百味,酸甜苦辣,我們只有都嚐了一遍,才能有不同的味覺體驗,才能產生不一樣的感受,苦澀或甜蜜。
教育也是如此。
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考多少分,上什麼學校,而是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體會到求知的快樂,找到內心的熱愛,獲取源源不絕的價值感。
所以,為了孩子的內心豐滿有力,我們不妨做些改變。
讓孩子學習「有用」的知識,也讓孩子享受「無用」的一切
一位著名主持人曾經講過一件自己和兒子的故事。
世界盃的奪冠之夜正逢週日,雖然隔天週一要上學,但他還是決定答應兒子去看球賽。
那場決賽進行到第88分鐘時,兒子喜歡的球隊以1:2落後,兒子哭了;
隨後2:2扳平;
93分鐘時,終於3:2反敗為勝。
這件事情其實很小,但很多父母都不敢做。
因為在很多父母看來:這不是正事,對孩子的學習毫無用處。
但是,熬夜看球的這次經歷,卻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絕不放棄」。
確實。
知識並不只在課本之內。
允許孩子去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讀一些“無用”的書,讓孩子看到考試以外的世界,既能幫助孩子緩解學習的壓力,增強孩子與人,與這個世界的鏈接,又能讓孩子從真切的生活中,從打心底里油然而發的熱愛中真正地汲取到能量。
那個從小沒事就喜歡拆裝家裡電器的稚暉君,從大學起就參加各種各樣的創新比賽,並獲得校級國家級大大小小四十多個獎項。
所以,你看,放慢腳步,讓孩子去做一些無用的事,孩子的收穫反而會讓我們驚喜不斷。
那些無用的時光和瑣事,也蘊藏著孩子終生受用的各種能力,蘊藏著孩子童年的幸福與快樂。
不要急著逼孩子“努力學習”,先讓孩子搞清楚為什麼學習
董宇輝說,在他曾經的教學經驗中,高中孩子問的最多的不是單字背不過,某題聽不懂,文法記不住,而是「老師,我為什麼學習?」「學這些有啥用?
很多時候,孩子不喜歡學習,不是因為缺乏學習的能力,而是因為缺乏學習的動機。
14歲的兒子開始厭學,爸爸徐雲峰勸不動兒子,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既然兒子不願意讀萬卷書,那我就帶他行萬里路。”
於是,他關掉自己的攝影工作室,買了一輛二手房車,帶著兒子從東北出發,一路向西南行進,跨越9000多公里,到達麗江。
這一路上,他陪著兒子爬山,和兒子一起做飯,教兒子攝影,讓兒子參與影片的製作,參與直播,跟兒子介紹洛陽、開封這些古城的過往,鼓勵他了解歷史和更多的中華文化…
兒子也在旅行的過程中漸漸改變:
他不再處處頂撞父親,和父親的關係緩和了許多;
他在旅途中發現自己知識匱乏,竟然開始主動去尋找並發現更多的知識;
從不寫日記的他開始記錄旅程中的點點滴滴,並將這些經歷轉化成文案;
當旅行進行到第40天時,兒子突然表示:
想回家了,想回去好好學習。
正如一位專家所說:
“每個孩子都是一座等待發掘的火山,關鍵在於如何點燃他們的熱情。”
確實,與其盲目地逼著孩子“努力學習”,不如想辦法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陪孩子去解決一些生活的難題,帶孩子去看看生活的多面,世界的多彩,支持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勝任感…
雞蛋從內部打破才是生命。
只有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孩子才能勇敢前進。
美國著名教育家金約翰培根曾經對父母發出強烈建議:
“把孩子們所需要的輕鬆環境還給他們,讓他們重新與他們真正的自我,屬於他們的世界聯繫在一起,把他們從我們成年人充滿壓力和緊張的世界中解救出來。”
是啊,只有捨棄一些東西,才能真正的獲得一些東西。
我們只有放下焦慮,才能給孩子一個輕鬆鬆弛的成長環境。
少一點雞娃,才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找到自己的價值感,野蠻成長。
要知道,那些對生活缺乏期待的「空心病」孩子,並不是真的空,而是他們的腦子裡裝滿了別人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東西。
所以,轉變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行為,為孩子撐起一片鬆弛有序的天空,讓他們在我們的看見、理解和支持中走向蓬勃。
父母有所不為,孩子終能有所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