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老人過世時,盡量不通知親戚,說明了這三種情況

一個家庭,老人過世時,盡量不通知親戚,說明了這三種情況
美麗夢想 2024-05-17 檢舉

 

詩人白居易說:“送葬萬人皆慘澹,反虞驍馬亦悲鳴。”

有老人過世,親友都會趕過來,看老人最後一眼,送老人去墓園。

年輕人幫忙抬棺,中年婦女幫忙做飯,整個葬禮都顯得體面熱鬧。

在農村,也有這樣的說法:“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

身為子孫,不去親戚家報喪,這是不孝順的行為;不讓大家多燒紙錢,這是寓意著子孫興旺。

隨著時代的推移,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家裡的老人過世了,也盡量不通知親戚,

看起來冷清,但是事情仍舊辦得妥當。

具體來說,說明以下幾種情況,需要多理解。

 

 

01

兄弟姊妹不和,不想在喪事上被人看笑話。

大部分的家庭,在過得好的時候,吵吵鬧鬧,爭奪利益。

在家庭真正遇到危機的時候,大家反而會團結起來,一起撐過難關。

 

就像《左傳》裡說的:“兄弟雖有小忿,不廢讎親。”

總是有一些家庭,走了極端。

在老人過世的時候,仍舊沒有停止吵鬧,而是互相推諉。誰都不願意多出安葬的費用,也不想自己的親友來。

親戚朋友來了,就會送禮金。而對應的情況,就是你要在親戚朋友家有喜事時,去還禮金。

送來的禮金,變成大家一起用的錢,但是回出去的禮金,卻是你自己掏腰包。

這樣的情況,你是不願意看到的。其他的兄弟,也是這樣想的。

一家人,都盤算自己的利益,因此家醜就在繼續。在骨子裡,我們又信奉──家醜不外揚。

兄弟姊妹不和睦,誰都不願意吃虧。這樣的情況下,不請親戚到場,而是各自分擔喪葬費用,就不奇怪了。

總有一些家庭,老人落葬之後,還要吵鬧三十天,無法分配家庭裡的遺產。

或者因為落葬費用,個個都在計較。人性的醜陋,可見一斑。

 

02

晚輩和親戚一直不聯繫,早已處於斷交狀態。

我的姑婆,三十多歲的時候,和姑公去了外省的一個礦區工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姑婆回到娘家的時候,越來越少。

在我的印像中,只有在姑婆過八十歲生日的時候,有幾個長輩去外省,參加了生日宴。

一晃過了多年,和姑婆同輩的長輩陸續過世。和姑婆有交往的晚輩,幾乎沒有。

在姑婆過世之後,其子女也嘗試了聯絡姑婆的娘家人,但是沒有誰去參與葬禮。

說實話,晚輩都不知道姑婆家住在哪裡,長成什麼樣子。

晚輩在困難的時候,姑婆作為一個有工作的人,也沒有關照一下。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