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這3面思考之牆,人生豁然開朗

推倒這3面思考之牆,人生豁然開朗
value101 2023-12-05 檢舉

 

《拆掉思維裡的牆》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酗酒的父親,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二十年以後,一個身家百萬,一個卻一貧如洗。

有人問他們是怎麼過上今天的生活的,他們的回答居然驚人的一致:“沒辦法,誰讓我攤上一個這樣的父親呢!”

同樣的起點,為什麼造就了完全不同的結局?

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思考模式不同。

只有推倒那些阻礙自我發展的思考模式之牆,才能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推倒“僵固思維”,則改變可期

知名心理諮商師陳海賢曾講過自己的一段求學經驗:

當他剛開始當諮商師時,接手的第一個個案是一對矛盾很深的夫妻,他們在諮商室裡吵得很厲害。丈夫走的時候,還撂下一句話:“就你這水平,做什麼心理諮商!”

 

當時,陳老師心裡很難受也很困惑,就去請教自己的老師。

老師聽完他的話後,說了一句話:「你該被罵,因為你在諮詢裡根本沒聽到別人說什麼,你只想著你自己。」說完後,還嚴厲地指出了他諮詢時的漏洞。

然而,陳海賢卻覺得老師不但沒有安慰他,還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指責,這讓他感到無地自容。於是,他決定不再去上課。

直到有一天,他聽到另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兄說了一段話:「去上課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正確,而是為了學習技能。學習技能,就是要學著把自己放下,這才是一個心理諮商師快速成長的關鍵。”

陳海賢恍然大悟:正是自己對外界評價的過度加工,才讓生活偏離了軌道。

 

後來,他又重回了那個學習班,而且進步很快。

試想,如果他當初一直困於被侮辱的心理陰影中無法自拔,那麼他後面的求學之路自然就不會順暢。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脆弱的高自尊」它指的是一種過度在意他人評價而變得脆弱不堪的心理狀態

擁有這種心理狀態的人,通常會深陷「維護自我形象」的泥潭中而止步不前。 這就是僵固型思維。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正是因為太過在意能力本身,而忘瞭如何看待能力,使自身就此止步。

要知道,生活從不等待你,接下來要怎麼做,才是首先該重視的問題。

只有脫掉那個固定自我的“殼”,與真實世界互動,人生才能更進一步。

 

放下“應該思維”,則執念可散

在《荷馬史詩》裡,英雄奧德修斯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個妖怪,這個妖怪會把每個過路的人抓回去,讓他們在一張床上躺一躺。

如果過路人的身體比床短,妖怪就把過路人拉到跟床一樣長;如果過路人比床長,妖怪就把過路人長的部分鋸下來。

我想,可能這個妖怪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固執地想找一個跟床一樣長的人陪伴它。

 

很多人往往有著與其類似的想法。

例如,小時候,我們覺得父母應該更愛我們,更懂我們;

讀書了,我們覺得應該去更好的學校,取得更好的成績;

成家了,我們覺得伴侶應該更體貼,孩子應該更聽話…

如果一切沒有按照頭腦中的假設來運行,我們就恨不得有三頭六臂,把現實改造一番,這就是「應該思考」​​。

 

它總是和「必須」相伴相生。而「必須」就意味著,只能是這個結果。當結果不符合預期時,人們就會被負面情緒吞噬。

《我的人間煙火》裡的付聞櫻,就是一位有著極強的「應該思維」的母親。

她為了把兩個孩子調教成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做了很多違背良心的事。

她以為,她費盡心思為兩個孩子盤算,會收穫尊重和感激,但孩子們卻覺得自己像個提線木偶,完全沒了自我。

後來,孩子們忍無可忍,一起合力反抗她,最終,她為自己的執念付出了慘痛代價。

「應該思考」​​的本質就在於固執地堅持自己所認同的,而完全忽略了事物本來的樣子。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