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別急著加微信

初次見面,別急著加微信
value101 2020-11-01 檢舉

 

 

 

 

“人脈”,大概是現今社會最具迷惑性的一個詞。

人們總以加過某某總的微信,有某個500強CEO的電話為榮。

甚至還有專門的課程,教普通職場人如何搜索大咖的聯絡方式。

Advertisements

似乎只要鏈接到了某位牛人大V,就能在他們的賞識下,一路開掛,解決自己所有的人生困境。

可是,那些“誰誰誰得到了某個名人的幫助,從而改變了一生命運”的傳奇故事裡,最核心的部分,不是他路遇貴人,而是他努力了多久,才讓貴人看到了他的價值。

 

 

 

Advertisements

 

 

國內著名商業諮詢顧問劉潤,曾講述過自己是如何開始創業的。

當劉潤還在微軟工作時,利用休息時間,創辦了一個公益網站。

因為這個網站運營得極為出色,引起了央視記者梁錚錚的注意。

在她的推薦下,劉潤與央視合作,啟動了更大的慈善計劃,白岩松、敬一丹等著名主持人紛紛為之宣傳。

有了央視的資源,這個計劃接連獲得潘石屹等眾多名人的捐款,活動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首屆中華小姐環球大賽的冠軍江欣榮,也特地向劉潤請教如何做公益,並且介紹他認識了身家數千億的香港超級富豪李兆基的長子李家傑。

 

 

 

 

 

後來,李家傑牽頭成立了百仁基金慈善機構,創始人共有43人,除了劉潤之外,另外42個全都是香港的富二代。

再後來,劉潤從微軟辭職。

李家傑找到他說:“來我這里工作吧”,但劉潤有了創業的想法。

於是,李家傑聘請他為私人顧問。

由此,劉潤在正式創業之前,就有了第一位客戶……

站在今天回首過往,劉潤坦言:

“從梁錚錚,到李家傑,他們是我的人脈嗎?

是的。

 

 

 

 

 

 

 

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對我有價值,而是因為我對他們有價值。

你能夠幫助到的人,才會成為你真正的人脈。

自己沒本事,無法幫到別人,就算你認識再多的人,也沒用。”

很多人,想方設法討好別人,天天約著一塊吃飯,逢年過節必送禮,如此努力鑽營,無非是為了有一天對方能夠幫到自己。

可是如果,你對別人沒有價值,他為什麼要幫你呢?

 

 

 

 

 

就像作家李尚龍說的:

如果你自己不強大,社交其實沒什麼用,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 。”

能力是1,人脈是1後面的0。

沒有前面的1,再多的0​​都沒有意義。

初次見面,別急著加微信

 

當你變得強大,人脈不請自來。

網上有一個段子。

當孫悟空還是猴子時,只能和一群猴子玩。

當他學了一本本領後,就可以與牛魔王稱兄道弟,朝龍王呼來喝去搶寶貝!

大鬧天宮之前,巨靈神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大鬧天宮之後,托塔李天王也對他畢恭畢敬!

去雷音寺之前,他對菩薩只能頂禮膜拜,成了鬥戰勝佛之後,他和菩薩結成了哥們!

你是誰,才決定了你能認識誰。

你成為誰,才有機會去選擇誰。

 

 

 

 

 

 

孫悟空的這一番經歷告訴我們:只有自己成長了,才會被人看見。

決定一個人高度的,始終是他自己的實力!

古人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這話有些寒涼,卻說出了一個真理:

你的價值越大,人際磁場越強,越容易建立強有力的人脈關係。

人與人的交往,本質就是互惠共贏,與其各種結交攀附,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把自己做大做強。

說到底,所謂人脈,其實是自身的投影。

你若優秀,人脈是錦上添花。

你若平庸,人脈就是個笑話

 

 

 

 

 

少花些心思在無用的社交上,認真埋頭做事,踏踏實實幹活。

更不必去巴結某個人,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裡多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要知道,豐富自己遠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

等到你有了拿得出手的成績,加了薪,升了職,向別人介紹自己時有了底氣,自然會吸引到你想認識的那些人。

最後,送上馬雲的一句話,算是人脈關係極佳的註腳:

找到你自己,做到最好的自己,世界就會找到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