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擁有最舒爽的人生

第一條,是比較好實現的,就是對於生活中那些已經過了保質期、已經損壞、被廢置已久,收集起來統統扔掉。
第二條,在這裡對很多人的心理上是比較難的,例如一些搞活動貪便宜買回的卻根本用不到的東西,或者買回來的衣服沒怎麼穿甚至很嶄新但穿不上了.....這些東西明明一直沒有用,但一直就是不捨得扔。
簡單一句,就是很長時間沒用的物品,這些物品一段時間用不到,一般以後也不會用到了,所以扔了就好。
很多人做不到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物品很貴,而是背後的心理因素,有一個詞叫“沉沒成本” ,意思就是,那些已經發生且無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經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等都屬於沉沒成本。
人們總是對無法收回成本的東西有一種執念, 總覺得再擁有一段時間哪怕不穿不用,最起碼這個錢沒白花,心理上過得去,殊不知,這種做法只會讓你被物質綁架,浪費了你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佔據了你的家居空間,一點益處沒有,還不如快刀斬亂麻。
第三條,是比較高級的了,真正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不再以需不需要為衡量標準,而是從舒適、愉悅的高度出發。
策略就是,請真心真實的自問自答,這個東西現在對我來說,是必要的嗎?舒服的?愉快的嗎?如果,是,就可以留下,反之則拋棄。
我們經常說,家是溫暖的港灣,是我們身體、靈魂的棲息地,我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度過的,所以一個整潔、乾淨、寬敞、舒爽的家,是多麼幸福的嚮往和必要。
精神的“斷捨離”
精神上的斷捨離,是一種內心的強大與朴素。
斷捨離,不僅是對周圍物品的清理、收納、歸整,更體現在精神上的割捨、放下、超脫與坦然。
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有執念,執念在某一程度上可以成為動力,而過度就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緒,甚至阻礙一個人的進步與幸福。
尤其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當下,很多人只顧著疲於奔波,而忘記了身邊的幸福,有些人拿得起放不下,處於心理煎熬之中......
唯有精神上的斷捨離,才能收穫輕盈自在的人生。
放下過往,輕鬆前行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正如泰戈爾在《飛鳥集》中說的,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群星。真的,揪住過去不放,最終改變不了什麼,痛苦的只是自己,關鍵還會錯過現在,錯失未來。
放下物慾,極簡生活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幸福不是建立在自己的需要上,而是建立在跟別人的比較上,覺得別人有的我們就應該有,甚至自己擁有的比別人更多才會感到幸福。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被物慾所綁架,忽略了身邊的美景,忽視了自己的家人,更放棄了真正的自己,生活在焦慮、焦灼之中。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真的並不多,生活是自己的,無需跟別人比較,要知道,羨慕別人的你,或許正是別人眼裡的風景。
所以,簡單生活,經常對心靈做減法,常去想想自己擁有的,常去感恩當下的美好,就會收穫輕盈、悠暇的人生。
正所謂,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
內心的充盈,遠比物質的豐足讓你幸福的多。
結束語
“簡樸生活”宗師梭羅,曾經說過,我們現在看似越來越舒適、越來越文明的生活,實質上讓我們越來越遠離自然,越來越遠離純淨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遠離真正的美好生活,越來越陷入文明的枷鎖之中。
其實,世間最美,莫過於過簡單而真實的日子。
學會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斷捨離,讓你擁有更舒適、輕盈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