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要學會讓別人不爽!
對現在的我們來說,表達愛和喜歡已經是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還不太會去表達恨。
原因很簡單,恨傳遞的是一種敵意,展現的是一種攻擊性。
當你很認真地對另一個人說“我恨你”時,可能你們這輩子的關係就完了。
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壓抑了自己的這種攻擊性。
這種壓抑或者說抑制具體表現在:
1.從不會對身邊的人提出要求,怕麻煩別人。
我有一位朋友,人很善良,別人有什麼需要總是很熱心的幫忙。
有一次她生病了,但是為了不給同事添麻煩依然堅持來上班。
領導看她臉色實在太差,提出送她去醫院看看,但是她堅持說沒問題的。
後來實在扛不住了,就自己一個人去醫院(謝絕了同事們的陪同)。
結果到醫院一看,高燒40度,差點到要住院的程度。
不願麻煩別人的人,經常會有這樣一種錯覺:一旦求助別人,用別人的時間和精力為自己做一些事情,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損害,內心會有不安。
所以,他們會盡可能的自己去搞定一切事情,能不麻煩別人就不麻煩。
其實他們忽略了,其實每個人都有為別人付出的意願的,因為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體會到一種強烈的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
所以,有時候的麻煩並不真是麻煩。
2.面對別人的不合理要求,不會說不。
有一位女生和她一位女性朋友合租住在一起,有一天那位女性朋友說自己男友臨時過了住幾天,問她可不可以?她雖然很不願意,但礙於情面還是答應了。
結果她住了半個月的客廳,起居生活上也是各種不方便。
不會說不的人,只看到拒絕別人會讓別人不舒服,傷害到別人的感受。
似乎一旦說不,自己就不是一個好人了。
但是他們忽略了,別人對自己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本身,就已經先對自己施加了傷害。
所以,及時的說不,不是在傷害別人,而是在製止別人對自己的傷害。
可惜,有時候我們只看到了自己的攻擊性,而看不到別人的攻擊。
3.面對沖突,習慣性的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