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女人最大的底氣,無非是這樣東西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半路夫妻為什麼不長久?
有人說,原配夫妻還說散就散,更何況半路夫妻。首先是心境變了,不敢再掏心掏肺地付出,不敢再無條件地去相信對方,所以,大家都是各懷心思搭夥過日子。
還有人說,什麼東西都是原廠的好,半路夫妻互相缺少信任,各打各的算盤,各自偏袒各自的孩子,金錢上總是留一手互相防範。
確實,二婚的情況嚴峻,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前任、孩子、票子、房子,那些踩過的坑、未癒的疤,都是二婚路上繞不開的坎。
然而,正因為經歷情感的波折和生活的洗禮,才使他們對現實更加清醒,對未來更加深思熟慮。
正是因為把涉及利益的東西在婚前都談清楚了,才讓他們婚後的感情更加純粹。
他們相信愛的存在,也明白愛的脆弱,相信彼此的人品,但也不低估人性。
幸福的前提,是擁有幸福的能力
現實生活中,離婚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前一段婚姻遇人不淑,只要遇見對的人,便能重獲嶄新的人生。
還有一種,卻是換多少伴侶都很難幸福。
他們不懂得反思,不願意成長,即使換個泳池,依然學不會游泳。
就像麥麥,她是獨生女,從小嬌慣長大,結婚後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帶娃、煮飯、家務,由婆婆打理。
賺錢上班,由老公負擔。
而她自己,只管花錢享受生活。
但誰曾想,青梅竹馬的老公移情別戀,跟她提出了離婚。
離婚後,麥麥倒是落得個自在,分到了車子,也不用負擔孩子的撫養費,開啟了啃老生活。
之後,她又嘗試了幾段感情,但每次都是匆匆開始,又匆匆結束。
其中有一次,麥麥好不容易走進了婚姻,但沒多久又離婚了,因為婆家嫌她只會指揮、不會工作。
轉眼好幾年過去了,麥麥撐到四十多,身邊卻還是找不到穩定的伴。
說到底,幸福不是尋找到的,而是需要珍惜和掌握。
寄望於完美的伴侶,卻不懂得自我成長,終究是一種奢望。
還有一位朋友,離婚後見誰都抱怨,逢人就吐槽。
前夫、婆家、娘家,在她嘴裡都成了罪人,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她。
後來,她再婚了一個帶著女兒的離婚男人。
這個男人脾氣好,願意遷就她,兩人準備再要生小孩。
然而沒多久,朋友那愛挑剔的毛病又冒頭,特別是對男人的女兒,簡直是零容忍,天天在男人面前說孩子的不是,還動手打了孩子。
最後,男人徹底火了,把她請出了家門。
歐普拉溫芙瑞說:
「幸福不是擁有一切,而是珍惜你所擁有的,並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些人,頭婚的時候,自身就有嚴重問題。
他們的性格、溝通或處理方式上有較大缺陷,例如愛逃避、不解決問題,愛索取、情緒不穩定,或是高要求、反覆挑刺,愛抱怨、多疑控制。
正如吉姆‧羅恩所說: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那麼無論你走到哪裡,你都會帶著同樣的問題。”
婚姻幸福的前提,是要有維繫婚姻的能力。
那些指望伴侶作為長期飯票,又或想找免費保姆的人,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失望和無限孤獨的境地。
總是活在自我世界的中心,卻從不考慮伴侶的感受和需求,那麼就算結100次婚,也只會是個結局。
愛一個人,也接受Ta的過去
說到底,半路夫妻能否長久,還要看能不能吸取前一段婚姻的教訓,能不能及時調整好自己。
若只是寄望於另一半改變,來無條件適應自己,那麼無疑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
然而,換個視角看,離過婚的人,經歷了風雨的洗禮,雖遭受挫折,卻也成長得更快,更懂得「珍惜」二字,更能夠把握真正的幸福。
一位朋友,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想:
「兩次婚姻,我才徹底悟到愛情和婚姻的本質。
以前我認為,女人買買、打扮漂亮,就是愛自己;
現在我覺得,累積內心和精神的力量才是自我滋養。
以前我認為,無話不談、親密無間,才是恩愛;
現在我覺得,保持獨處留白,方能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