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一個人終其一生,什麼最重要?

《悉達多》:一個人終其一生,什麼最重要?
value101 2024-07-05 檢舉

 

可悲可嘆的悉達多只剩下衰老和疲憊,曾經視為真理的世間,如今卻是枷鎖和負荷。

一遍遍填滿慾望,又一遍遍品嚐孤獨。

 

朱德庸說:“人的慾望就如同牙膏一樣,當它被擠出來之後,就很難再擠回去。”

過度膨脹的慾望,讓悉達多迷失自我並陷入無止境的貪婪中無法自拔。

悉達多選擇了逃離,再一次成為修行者。

他厭惡那自我放棄、自我毒害、自我折磨的自己,於是滋長了求死之念。

在絕望地準備跳河自殺之際,他荒蕪的靈魂猛然甦醒。

他意識到,只有經歷過心理上和生理上真正的體驗,才能做到真正的斷絕。

他不僅用思想,還用眼睛、心靈和肉體經歷了塵世的一切,也慶幸自己經歷了它們。

誠然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所言:“生活不在於擁有,而在於體驗。”

真正的自我,就是過去一切體驗的總和。

我是我接觸過的人、碰到過的物、感受過的歡樂、迷失過的痛苦等等所有的一切,才有此刻的我。

沒有體驗,就永遠不會有覺知。

人生是一場修行,紅塵就是最好的道場。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真正的自己

離開世俗生活的悉達多,決定成為擺渡人。

他找到當年渡他過河的船夫瓦耶迪瓦,跟他學習划船制槳、耕田勞動。

他每天在河邊傾聽河水的聲音,領悟生命的真理。

悉達多在這條河中看到自己的一生,少年的悉達多、成年的悉達多、老年的悉達多,彷彿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一切都是本質和當下。

然而苦難未盡,仍會再次輪迴。

在幫助喬達摩弟子渡河的過程中,船夫意外救了因被蛇咬傷的迦摩羅和兒子小悉達多。

但迦摩羅卻毒發身亡,留下小悉達多跟著兩位船夫一起生活。

但兒子從小嬌生慣養,無法忍受貧窮困苦的生活。

他帶來的不是幸福安寧,而是對悉達多的厭惡與折磨。

終於在一天矛盾爆發後,兒子選擇了憤然離他而去。

 

悉達多承受愛而不得的痛苦,同時也想起少年時期的自己是怎樣迫使父親答應他出門苦修,讓父親心痛的情形。

他幡然醒悟,每個人都要獨自走過自己的人生,在漫長的旅途中蒙受玷污,承擔罪過,痛飲苦酒,尋覓出路。

他不再與命運搏鬥,不再與意志作對,只是專注於眼前,用心感知當下的每一刻。

最後悉達多徹悟:

檢視世界、解釋世界或藐視世界,或許是思想家的事。我唯一的事,是愛這個世界。

 

不藐視世界,不憎惡世界和自己,懷抱愛、驚嘆和敬畏,注視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說的:

“要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要愛生活本身,勝於愛生活的意義。”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最真實的自己。

真正的自我應該存在於真實的生活中,存在於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當下。

唯有接納自己、接納他人、接納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寫在最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從第一階段不知前路幾何的迷茫,到第二階段上下求索的無怨無悔,再到第三階段真正的大徹大悟,這也正是悉達多的修行之路。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

我們是自己的出發地,也是自己的目的地。

當我們融入生活、體驗生活、愛生活,我們擁有的就是有意義的一生。

最後,用《悉達多》中的一句話送給迷霧中的你:

我不再將這個世界與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圓滿世界比照,而是接受這個世界,愛它,屬於它。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