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值得深交的關係

成年人最值得深交的關係
value101 2023-11-16 檢舉

 

《史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秦末時,魏國人張耳與同鄉陳餘一見如故,結拜為生死兄弟。

後來,張耳遭遇秦軍圍困,危急關頭,陳餘拒絕出兵援救。

這也讓張耳寒了心,從此,兩人便形同陌路。

水不試,不知深淺;人不交,不知好壞。

成年人最值得深交的這四種關係,都遇到了,請好好珍惜。

 

無需多言,卻懂你心

劉震雲說:“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人海茫茫,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真正懂我們的人。

和這樣的人相處,即使生活瑣碎枯燥,也能從心底開出歡喜的花。

伊莉莎白·芭蕾特·布朗寧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受歡迎的女詩人。

在她15歲時,不幸因騎馬摔斷脊椎,醫生憑藉著多年經驗,斷言她會癱瘓。

從那以後,她的生活便愁容滿面。

 

來源:全景視覺

但她39歲時,青年詩人羅伯特寄給她的一封信,使她逐漸走出了人生低谷。

有次,他讀了芭蕾特的一本詩集,從文字中感受到了她心裡的苦楚,便按捺不住對她的憐惜,寫信給她:

“親愛的芭蕾特小姐,你那些詩篇真叫我喜愛極了,我愛極了你的那些詩篇,而我也同時愛著你……”

這使芭蕾特也喜歡上了這樣一位知己。

在往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們一共通了574封信,一頁頁洋溢著溫暖與真情的文字,讓芭蕾特克服了心理障礙,從憂鬱的泥潭中爬了出來。她也透過復健訓練,讓癱瘓幾十年的雙腿重新站了起來。

那些生命中最無助的時刻,多想找個人說說心裡話,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安慰。

如今經歷世事,卻發現根本沒有多少人能懂你心裡的苦楚。

正如一位作家所說:“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人生不過一次,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若是有天在命運的轉角處,遇到知你懂你的人,請好好珍惜。

因為與他相處,無需多言,一個眼神便能明白你的脆弱與逞強;

無需假裝,靜靜聆聽便能成為彼此心靈最溫暖的回應。

酒逢知己千杯少,漫漫人生,能遇到幾個這樣的朋友,足矣。

 

不常聯繫,時常惦記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不常聯繫,但感情從來不會因此而黯然失色。

平日各忙各的,但也不曾把對方遺忘半分,一句好久不見,就像回到了從前。

 

 

在大詩人蘇遼眾多的朋友中,文同是個特殊的存在。

蘇遼在陝西鳳翔任職時,文同途徑鳳翔慕名前往蘇遼。

等到第二次見面,是熙寧三年,文同應召回京,終於有機會和蘇遼同朝相處。

他們常對坐兩面,喝酒、品茶,饒有興致。

一年後,文同任洋州太守,從此遠離京城,但兩人沒有讓這份情意變淡。

有一天,文同和妻子一起去觀竹,晚餐僅有竹筍下飯。夫妻倆正吃著飯,突然收到蘇遼的來信。

蘇遼除了照例噓寒問暖外,還附了一首詩:漢川修竹賤如篷,斤斧何曾赦簨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意思是說,漢水的高竹賤如蓬草,斧頭哪曾經放過竹子?估計太守清貧貪饞,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肚裡了。

讀完這首詩,文同忍不住笑了起來,他感嘆道:

“世無知我者,惟子瞻一見識吾妙處。”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生活,只好各奔前程。

但曾經的情誼就像深藏的酒,時間越久,就越香醇。

偶爾想到有關他的事情,都會抿嘴一笑。

正如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段話:

“就算很久不聯繫,彼此心裡也永遠會有對方的位置;就算天各一方,對方也會一直關注你的消息。”

這世間最好的感情,不一定朝夕相處,但見與不見,思念只增不減。

 

難時陪伴,苦時不棄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