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也沒用,老天爺讓你生病、受苦、吃虧,只為了給你4個暗示,別傻傻不知道

要改變這種觀念,只需要生一場病就可以了。在病痛當中,人們的觀念就變了,覺得只要健康了,那就夠了,有錢沒錢,能活就好。
沒有生過病,就不會重視自己的性命。沒有失去過一切,就不會珍惜眼前人和眼前事兒。人類就是如此,等失去了,才格外珍惜。
普通人,沒必要奢求什麼,也沒必要有太多的慾望。面對生活,盡力而為,好好珍惜,那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要理會太多了。
要知道,一切存在的人與物,都是暫時的。當下不珍惜,等失去了,就後悔莫及了。
三、嚐遍酸甜苦辣鹹,修身養性。
人間就是一個道場,我們都是這個道場當中的修道人。 到底可以修到哪一步,就要看個人的悟性和本事了。
有些人修了一輩子,還是糊里糊塗,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有些人修了一輩子,越活越通透,也看透了人間的本質,這是他們自己的本事。
一代心學大師王陽明,早年特別相信「格物致知」的說法,就對著園子中的竹子格了七天七夜。隨後,王陽明就得了嚴重的大病。
臥病在床的這段時間裡,王陽明就在思考,這“格物致知”,真的就有道理嗎?後來,他給了自己的觀點,萬化根源總在心。
是說,一切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你的心如何想,那你就會如何做事。心如花海,那你所看到的一切,就是花海。心如深淵,那你的人生就漆黑如深淵。
歷經世間多少事,不過是為了修心修身罷了。把心修好,才是我們這一生的功課。
四、聽從本心,痛快活一場。
生死,確實很可怕,但它也特別公平。無論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在生死面前,其實都一律平等,終究是要離開的。
古時候的王侯將相,有權有勢有地位,不也要魂歸黃土嗎?普通人啥都沒有,可能連房子都買不起,最後也跟王侯將相一樣,塵歸塵,土歸土。
對此,有人會說,既然人生如此辛苦,如此不公平,最終還要死去,那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想,意義只有一個,就是聽從自己的本心,好好活下去。自己想做什麼,那就及時去做什麼,千萬不要讓人生留有遺憾。
人活一世,也僅僅只有一世,不過百年的時間,倘若沒有聽從本心,為了自己而活一場,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兒,那就真的辜負天意了。
很喜歡這麼一句話,每個人活著,都需要給歲月,增添一點顏色和光彩。 至少,不要讓這幾十年的人生歲月,太過於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