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過年才明白,子女來報恩,是有條件的

人老了,過年才明白,子女來報恩,是有條件的
美麗夢想 2025-01-18 檢舉

 

03

從小受到良好家教,是子女報恩的「起始力」。

《增廣賢文》中說:「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同樣,家無好家風,報恩從哪裡來?

一個中年人,對老父母說:「你老了,我不會管你。」回頭,對兒子說:「我老了,你要管我。」這不是很滑稽嗎?

報恩是需要言教的,是老人的作風,一脈相承。

作為70後,小時候生在農村。村裡有一個伯母,每次做了好菜,都安排年幼的兒子,端一小碗,送到祖母手裡。

後來伯母走不動了,已經長大的兒子,把她接到城裡住到老,毫無怨言。很明顯,兒子的做法,是從小就養成的習慣。

人啊,千萬不要等老了,要過年了,才想起這一年,子女多不孝順。想想自己中年的時候,都乾啥去了。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子女報恩的源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4

老人自己有退休金,是子女報恩的「持續力」。

也許,很多老人沒有意識到,自己身無分文,是會不受待見的。

人這輩子,任何一件事,都會受到金錢的影響。

報恩,在一定的程度上說,也是禮尚往來。子女買點什麼,父母給子女帶娃,買小禮物等。

只要子女報恩,老人卻連回禮都沒有,這時間長了,就變成了「單向索取」。

老人自己有退休金,日常生活不愁,還可以在子女困頓的時​​候,適當幫助,管一管吃飯問題。那麼老人給子女的恩,就源源不絕;子女反哺的恩,也是源源不絕的。

有些老人,退休金很高,讓一個兒女專門伺候,也不是不可能。這恩情,自然是很順口的。

 

05

親人相距不太遠,是子女報恩的「便捷力」。

過年了,離老人最近的那個子女,隔三差五來幫忙做糍粑,買年貨等。

有的子女,開三輪車,拉著父母去趕集。

那個距離遙遠的子女,是無法送父母去趕集的,他回來了,坐等父母煮飯。

報恩,不是一次性給多少錢,買斷恩情,而是日常生活的照顧,可以有舉手之勞。

如果一個老人,不感激開三輪車的兒子,嫌棄兒子太窮,反而說遠方的兒子,開著豪車來了,有面子,這是本末倒置的,會讓恩情消失。

報恩是要有方便原則的,不能夠捨近求遠,圖什麼面子。

 

06

當然,子女報恩,還有很多的附加條件,比方說,子女的婚姻很幸福,沒有離婚;孫輩很有出息,能夠有孝心;老人德高望重,是子女心中的偶像;老人生活的環境不錯,子女來回也方便;大家平常能夠互相幫忙。

化學老師告訴我們,要燃燒,就要有三個條件:可燃物、火點、助燃物。

同樣,恩情要燃燒起來,物質和金錢是可燃物;父母和子女的愛是點火物;媳婦女婿是助燃物。

感情是互動得來的,不是子女單方面的行為,也不是父母單方面的要求。

過年了,老人的德,子女的福,集中在一起,家庭越來越興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