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內心單純的人,最後都是好命

錢鐘書:內心單純的人,最後都是好命
value101 2025-01-08 檢舉

 

文學家施蟄存曾評價自己的至交好友錢鐘書說:

“錢的學問是最好的,嘴巴是最毒的,眼界是最高的。”

身為清華三大才子之首,錢鐘書是出了名的狂。

然而錢鐘書卻說:人謂我狂,不知我之實狷。

錢鐘書的狂,正是因為他心性單純,故而直來直去,簡單純粹,活得通透。

世間萬物,不是因為美好而純粹,而是因為純粹才美好。

01

單純,是一種選擇。

有人說,所謂世故圓滑,並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

深諳世故固然能讓你在生活中獲得一些便利。

但只有在看透複雜人性後,仍選擇保留一份天真,守護靈魂的美麗與單純,這才更能讓人尊重。

黃永玉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特殊時期,錢鐘書被通知參加國宴。

一般人接到通知,都是受寵若驚。

他卻說:“我不去,我很忙。”

有人替他打圓場說:“那可不可以說你身體不好,起不來?”

錢鐘書依然堅持,“不不不,我身體很好。就是我很忙,我不去。”

他不會因世俗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幾乎不願參加應酬,看似冷漠、不近人情的他,其實心思很簡單。

他會從17公里外,跑去參加朋友汪梧封的婚禮,也會和故交吳忠匡詠詩賞景、把書夜讀。

錢鐘書一生歷經滄桑,卻不曾被世俗磨平自己的稜角。

到了一定年紀,行如逆旅,潮落追著潮起,逆境疊著順境。

但越難,越不可隨波逐流,越累,越要保持一份天真。

一個人若是不違背自己的本心,真真實實地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無論順逆,都活得輕鬆,過得幸福。

 

02

單純,是一種修行。

曾有人問馬祖禪師如何修行。

馬祖禪師答:飢來吃飯困來眠。

這個人就很奇怪,世人不都是如此嗎?

禪師給他解惑:“世人吃飯的時候想著睡覺,睡覺的時候想著吃飯。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所以不一樣。”

一個人的心靈越清澈,越純粹,人生才能越輕鬆自在。

錢鐘從英國牛津大學留學歸國之後,被聘為西南聯大的外文系教授。

當時西南聯大人才濟濟,機會多,薪水也高。

錢鐘書本來打算在這裡大展拳腳,做出一番事業。

但因為才氣高,辦事直,得罪了不少人。

很多人開始幫錢鐘穿小鞋,攛掇系主任不再續聘錢鐘。

後來,錢鐘書只能到一所師範學院任職,待遇和學術氛圍都比不上西南聯大。

有人嘲笑他,也有人替他惋惜。

錢鐘書卻不愁不怨,安貧樂道。

教書便好好教書,不在意環境與酬勞,打造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外文系。

寫作便認真寫作,不在乎名氣與地位,創作出久負盛名的《談藝錄》。

人不能掌控命運,但可以掌控命運到來時自己的心態。

心思單純了,無論何種環境,不論何種遭遇,都是修行。

活在當下,專注眼下,自能習得一顆安穩的心,自在做事,樂在其中。

 

03

單純,是一種智慧。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