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大抵是因心力太弱
源碼資本創始合夥人曹毅,曾談到自己的投資心得。
在他看來,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投資,主要看三個維度:體力、腦力、心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力。
它是體力和腦力的穩定器,決定了一個人能看多遠,能飛多高。
心力不足,人就很容易怨天怨地,左右搖擺,永遠不被財富所青睞。
以強大的心力做支撐,你才能實現階級的躍升,在賺錢的路上越走越順。
01
彈性
商業顧問劉潤曾在演講中,舉過一個生動形象的例子:
一張桌子上,放著三樣東西:花瓶、泥人、籃球
突然,桌子被人意外撞翻,接連發出聲響。
只見花瓶摔成一堆碎片,泥人化為一攤黃泥,而籃球只是彈了幾下,依然保持原樣。
他由此總結:彈性,才是一個人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尤其是面對賺錢的種種挑戰,只有扛起壓力,迎難而上的人,才能順利通關。
看過職場部落客@錸姐 的故事。
十幾年前,她從大學畢業,揣著800塊到深圳創辦培訓班。
由於教學品質突出,她把培訓班越辦越大,巔峰時期擴張到17個校區。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教培業的沒落,她的機構被迫關停。
從白手起家到身無分文,翻天覆地的變化,任誰看了都不勝唏噓。
可被打回起點的錸姐,不甘心向現實服輸,轉頭又藉錢經營起餐飲業。
她先是陸續開了幾家飯店,奈何生意都不景氣。
她沒有氣餒,又不斷檢索資料、研究市場,改為擺攤賣螺螄粉。
攤位起初也是無人問津,她就絞盡腦汁地研究行銷,還學習拍短片、搞直播做宣傳。
終於,憑藉著別出心裁的促銷,積極樂觀的態度,錸姐吸引到眾多粉絲,客流量也倍增。
如今,她不僅補上了債務窟窿,還有盈餘擴大規模,生意越來越好。
她說:“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只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就永遠有機會翻身。”
反觀生活中賺不到錢的人,往往經不起折騰,受不住意外。
但凡受點打擊,就習慣怨天尤人;一旦遭遇挫折,就乾脆倒地不起。
作家納撒尼爾·小福勒說:“強大的精神能量,會使一切困難為你讓路。 ”
賺錢並非易事,你得接受奔波勞碌的辛苦,習慣客戶或上司的刁難,應對投資和創業的風險。
但只要修練出彈簧般的心理韌性,不管挨了多少錘,受了多少難,你都能觸底反彈。
02
定力
有人曾問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聰明,卻難以成功?
德魯克的回答一針見血:他們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在太多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了。
習慣坐這山,望那山,頻繁轉換目標與賽道,最後哪一行也乾不成。
賺錢靠的不光是聰明,還需要認準了就不猶豫,選定了就不放棄的執著。
深耕細作於一個領域,就算起點低,起步晚,也有可能彎道超車,實現逆襲。
作家艾小羊有個朋友,多年前從985大專院校畢業後,選擇了電商創業。
當時,就職於知名紙媒的艾小羊,收入秒殺了大多數白領。
而購物網站才剛興起,朋友的店鋪生意慘淡,一連幾天才能開上一單。
但即便客單量少,收入有限,出貨還得拎著東西親自跑郵局,朋友也樂此不疲。
對此,艾小羊很不理解,覺得朋友白白浪費了大學學歷。
她勸朋友把網店當兼職,再另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並動用人脈推薦朋友去紙媒上班。
朋友卻擺擺手說:“我可顧不過來那麼多事情,只能一門心思幹好一行。”
她謝絕了艾小羊的好意,抵住了高薪的誘惑,踏實地把店開了下去。
後來,紙媒相繼停刊、改版,艾小羊隻好想辦法轉型。
朋友卻熬出了頭,店鋪流量越來越大,收入也逐年穩定成長。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說:“成功不在於做很多事,而在於做對的事,並且把它做到極致。 ”
人的精力有限,把一萬件事做得平庸,不如把一件事做到頂尖的1% 。
有太多人焦慮當下沒有回報,盲目追逐所謂風口,在東張西望中耗盡氣力。
而那些賺到錢的人,卻會認準一個領域,只管踏實耕耘。
在最要緊的事情上,投入足夠的心力,你早晚會迎來屬於自己的豐收。
03
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