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第一課:做好失去一切的準備

人到中年第一課:做好失去一切的準備
value101 2025-01-06 檢舉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突然陷入中年危機時,該如何自處?

最近,央視新聞報導了一個人物,他叫譚家志。

39歲那年,他和妻子雙雙失業,妻子又罹患了乳癌。

家裡有四位老人需要贍養,兩個孩子正在上小學。

每月他們還需支付5000元的房貸,3400元的自付社保費用…

所有的壓力,都堆在他一個人身上。

這一刻「中年危機」這四個字,顯得特別具象化。

 

理想中的中年,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一切都趨於穩定。

然而後來發現,越是到了中年,生活越是危機四伏。

梁實秋在中年時曾寫過一句話: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幾乎每天都在失去一些東西。

健康、工作、親人……這些曾經看似堅固的東西,在中年時期都變得岌岌可危。

這位42歲失業男子的經歷,為所有人敲響警鐘:中年人的第一課,就是要做好失去一切的準備。

01

做好失去工作的準備

在被優化之前,譚家志在一家頭部廣告公司工作了17年。

他的工作是從上百萬個廣告位中,挑出100個位置,為客戶客製化廣告投放方案。

39歲的他從最初的基層崗位,一步一步做到主管、部門經理、區域總監,月入兩萬多。

他曾以為只要把自己的職責做好,工作就很穩定。

但他沒想到,他與同事競爭,與同業競爭,最後輸給的,是公司研發的一套客服系統。

這套系統,可以自動產生最佳廣告投放方案。

在上線的那一刻,他和他的同事,失去了所有價值。

 

 

而在優化之後,更讓譚家志絕望的是:他發現自己做了17年的工作,在市場上沒有任何競爭力。

他沒有銷售技巧,沒有客戶資源。

這麼多年他其實就是一顆螺絲釘。

 

 

 

 

他投出幾百份履歷,目標薪資一降再降。

但39歲的年紀,還沒有核心競爭力,履歷根本不會有回音。

失業,對中年人來說就是最沉重的打擊,因為你的背後是一整個家庭。

看著70歲的老父親還要來幫忙照顧孩子,用退休金幫他還房貸。

那一刻他非常後悔,如果以前能多學一點,沒有在安逸的崗位上消磨了時光,或許就不會走到如今的境地。

我想他的故事給很多人提了個醒。

有多少人,正沉醉於當下的安逸,對潛在的危機視而不見?

有多少人,天真地以為只要在內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能高枕無憂?

然而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根本沒有絕對的穩定。

你的工作,隨時有可能被取代。

取代你的可能是剛來的年輕同事,也可能是悄悄崛起的新興科技。

可中年人,經不起任何職場動盪。

因為我們背負著家庭的責任,一旦失業,經濟與心理的雙重壓力就會如泰山壓頂。

所以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位置,都應該居安思危,持續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價值。

不要安於現狀、自滿自足。

你要始終保證自己有工作,有收入,才能支撐起一個家。

 

02

做好失去健康的準備

人到中年,其實有比失業更可怕的。

那就是生病。

幾乎在譚家志失業的同時,他的妻子聶汶璽確診了乳癌中晚期,已經淋巴轉移。

她原本是商業不動產的合夥人,月入3W+。

但現在她不得不裸辭,長期化療、放療、休養。

如今雖然病情相對穩定,但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癌症突然惡化。

 

夫妻倆原本每個月有5萬多的收入,過著安穩且富足的生活。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