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命裡的錢,都是養出來的
商業導師梁平,曾提出一個「養財」的概念:
他說,錢不是賺來的,是養來的,一個人錢多錢少,看自己如何培養。
很多人累了一輩子,賺不到什麼錢,其實就是因為把賺錢的順序搞反了:一直不停地消耗,而沒有好好養育自己。
那些真正能賺到錢的人,都懂得充實自我,不斷富養自己,培養財源。
把自己養好了,錢就會追著你跑,變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1
常讀書,養財商
國外有研究機構,做過調查:
他們檢視了全球數百位頂尖富豪,研究這些富豪們成功的秘訣。
結果發現,有88%的億萬富翁,都保持著每天至少閱讀30分鐘的習慣。
他們有的喜歡閱讀名人傳記,從傳奇人物身上學到經驗教訓;有的則大量閱讀財經、科技類書籍,並從中找到方向方法。
想要致富,必先「智」富,「智」富性價比最高的方式,就是讀書。
經常讀書,就是培養財商最快的方式。
馬斯克到清華大學演講時,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詢問他是如何做到世界首富的?
馬斯克的回答言簡意賅:因為我讀很多書。
少年時代,馬斯克就常因為在書店看書而忘記時間,被店員驅趕。
平日裡,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手邊有什麼他就讀什麼。
步入大學殿堂後,馬斯克每天都會讀不同學科的2本書。
他從來不將自己侷限在某一個專業領域裡面。
剛開始他讀哲學、宗教,以及許多企業家的傳記,後來他又研讀物理、商業、科技和能源等各領域的專著。
這些書籍,讓馬斯克拓寬了眼界,提升了認知,對市場與產業都有了深刻的洞見。
大量的閱讀,最終讓他在四十歲時,在四個不同領域,創造了四家價值數十億的企業。
正如查理·蒙格所言: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讀過很多書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賺錢,最後比拼的都是知識的多寡,認知的高低。
知識、認知不夠的人,就像被綁在無形的枷鎖中,無論如何掙扎,始終無法掙脫貧窮。
只有把學識累積一定程度,你才能夠精準地賺取財富。
有空多讀書,不斷提升思維,打開心智,更新自己的財商。
以書籍為跳板,知識為指引,你才能一步一步往前走,找到財富的寶藏。
2
打理形象,養財氣
作家亞力說過一句話:
財富往往跟形象掛鉤,你越是光鮮亮麗,容光煥發,就越容易賺錢,反之亦然。
一個人的形像裡,往往藏著你的財氣多寡。
電影《百元之戀》中,女主角齋藤剛出場時,總是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
她臉色蠟黃,體態臃腫,雜亂的頭髮,猶如枯草一般。
不僅如此,她還成天穿著肥大的睡衣四處遊蕩。
她曾試圖找工作,但因為這副邋遢的形象,每次她都在面試中被刷下。
結果快30歲了,她還身無分文,只能居家啃老。
楊瀾說:沒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你的外表,是你向別人遞出的第一張名片。
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獲取財富,你必須先學會打理好自己的外在形象。
作家黃曉雯初入職場時,在一家公司當記者。
在一次很重要的記者會上,她好不容易爭取到一個提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