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王菲初戀,結婚20年選擇丁克,身家上億,卻決心要「出走」?

嫁給王菲初戀,結婚20年選擇丁克,身家上億,卻決心要「出走」?
value101 2025-01-03 檢舉

 

 


最新一期《十三邀》,許知遠訪問了詠梅。

上一次見到她,是在電影《出走的決心》首映。
當時我笑著說詠梅飾演李紅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她長了一張不受欺負的臉,也是我印像中娛樂圈最酷的女性之一。

看過《十三邀》訪談後,我發現我錯了。
她真的有與李紅重合的部分。

 

她原來從不是天生的人生勝利組,是踩著玻璃渣,吃到命運的糖。

 

 

 

 

詠梅的曾祖父輩是清末大家族,爺爺奶奶皆生於書香門第、高知家庭。

爺爺是傅作義的軍醫,後來去了內蒙古,奶奶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婦科醫生。

父親有知識有才華,懂哲學,愛藝術,從小到大都告訴詠梅,要多讀書。

 

但她的父親卻與生於農村、家庭和學識都截然不同的母親結婚,生下一兒一女。

詠梅將父母的婚姻,稱為「雙緣」。

 

 

父母離婚,母親帶著她和哥哥生活,父親建立了新的家庭。

母親重男輕女,用詠梅的話說:“她不是不愛我,但她總是忽視我。”

吃蛋,給哥哥兩個,給她一個;分蛋糕,給哥哥更大一塊,留給她的總是小塊。

 

年幼的詠梅,會纏著母親求關注和陪伴,常常被拒絕。

母親說,太忙了沒時間。

她會反問,為什麼陪哥哥你就有時間? !

 

有一次詠梅與母親吵架,憤然離家,去找奶奶。

敲了半天門,爺爺才開門。

她說找奶奶,結果爺爺厲聲說“不在”,就把門砰地關上了。

 

詠梅回憶那時候的自己大概八、九歲,一個人走了很長的路,去找爸爸。

到了爸爸新家門口,聽到歡笑聲,她最後還是沒勇氣敲門,因為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

她看了一眼,就默默地走了。

 

 

多年後,她慢慢理解自己的家庭氣質,就是「每個人都很自我」。

奶奶年輕時騎駱駝去上學讀書,打破當時女性命運的限制;

爺爺年老後還在呼和浩特街頭威風地騎車;

父親會告訴她,太過鑽營的人生是不高貴的,你要有獨立思考能力,自尊自愛,不然沒有尊嚴。

 

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父母早早離婚,母親只關心哥哥,其他人各自沉溺自己的生活,詠梅只感受到巨大的疏離和虛無。

父親要她多讀書,但兒時的她讀書少,每次見到父親,幾句話就露怯,會被父親嘲笑。

這大概,也是後來很少見面的膽怯。
在訪談中,詠梅常用“自卑”,以及“孤獨”。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對同學們說,你們看那天上的月亮,大家看了一下,說,這有什麼好看的。」
家裡家外,孤獨感從頭到尾,如影隨形。
山口百惠有一本自傳,寫自己兒時的「敗興」。

「我曾經是個憂鬱的孩子。誰送我一些什麼禮物,我臉上也表現不出多大的歡喜;帶我去個什麼地方,我也顯不出多大的愉快。」
詠梅非常有共鳴,她說,太像了,自己也是個敗興的孩子。
失落的童年,不被愛的記憶,是她行走半生都背負著的悲傷。

 

在《十三邀》的鏡頭裡,聽到童年,今天的詠梅依然會下意識地搓手上的戒指,擺弄手指。

有一種局促,肉眼可見,無法隱藏。
詠梅說,就像一輩子都在跟這樣的情緒奮鬥。

 

 

難怪,她淡定的臉上總有一層憂傷。

詠梅知道,這會影響自己的後半生,所以不斷回去童年記憶裡去找,試著把自己從泥濘的沼澤裡拖出來。

 

“人生需要逼迫,別人不逼你,你要自己逼一下自己。”

這大概是很久裡,詠梅的決心。

一個沒有來得及受困於婚姻,首先受困於童年的,出走的決心。

 

詠梅真的出走了。

17歲,她離開家鄉到北京求學,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唸書。

 

那一年,黑豹樂團成立了,身在北京的詠梅成了一個搖滾青年。

“我很喜歡搖滾樂那種純粹有力量的東西,哪裡都不假,沒有一點虛偽的東西。”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