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細心觀察一下你的身邊人,凡是動不動就生氣的人,沒有一個是智者,生活多半過得一團糟糕。”
莫言說:“你細心觀察一下你的身邊人,凡是動不動就生氣的人,沒有一個是智者,生活多半過得一團糟糕。”
寥寥數語,發人深省,詮釋了最深刻的人生哲學。
有句話說:“世上最沒用的兩件事,一是生氣,二是抱怨!”
深以為然。生氣不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因為人生氣的時候,就容易情緒上頭、喪失理智。
理智一旦喪失,就容易衝動,衝動就會做下錯事。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野馬效應」。
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專門趴在野馬的腿上吸血。
有的野馬淡定得很,好像啥事沒發生;可有的就像被點燃了火藥桶,狂躁不安。
最後那些憤怒的野馬在嘶吼和亂踢中耗盡了體力,最後因此喪命。
經專家研究發現,蝙蝠的吸血量對野馬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根本不足以致死。
真正的死因,是野馬自己那生氣、暴怒的情緒。
不得不說,生氣是一件非常無用的事,氣的是自己,傷害的也是自己。
說起來,歷史上也有不少類似的教訓。
就拿三國時期的周瑜來說,那可是個智勇雙全的大將,結果愣是被諸葛亮給「氣」了三回。
每次都被算得團團轉,心裡那個憋屈,最後直接氣得吐血,英年早逝,多可惜。
生氣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傷了自己,如了別人的意。
這樣損人不利己,當真愚不可及。
來源:視覺中國
稻盛和夫說:“一個人情緒的憤怒,說到底是對自己無能的痛苦。”
確實,生活中大多數生氣,皆來自於在意他人的目光與評價。
其本質,不過是自己不夠強大。
然而,用生氣來表示憤怒,無疑是最無力的。
聰明的人懂得,爭氣而不生氣。
說起郭德綱和德雲社,現在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在十幾年前,知道他名字的人極少,而德雲社門口也是門可羅雀。
相聲圈沒有幾個人認可他,也沒有人願意承認他的相聲演員身分。
甚至還有人公開嘲諷他:“一個吃大蔥的人,怎麼能與喝咖啡的人在一塊。”
面對這些風言風語,郭德綱愣是沒有生氣,而是默默將所有精力都用於相聲表演的研習上。
為了維持德雲社的運行,他也是四處演出做主持人來賺錢。
甚至在封閉的玻璃屋裡待了整整48小時,兩天生活全在裡面,供路人觀賞。
這樣的日子,一想起都是滿滿的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