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長期失眠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長期失眠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value101 2024-12-28 檢舉

 

前幾天,微博話題#醫師建議成年人每天睡夠7小時# 登上熱搜。

 

不出所料,底下叫苦連天:

 

誰不想多睡一會兒啊?可是沒辦法,一大堆工作等著。

 

倒是能按時躺在床上,可心裡的焦慮控制不住,哪能說睡就睡。

 

白天忙得團團轉,到了晚上才能有點自己的時間,實在捨不得睡著。

 

想起一句扎心卻很現實的話:“成年人,似乎根本不配擁有睡眠。”

 

熬夜複習的考研黨,靠咖啡續命的社畜,頂著黑眼圈餵夜奶的媽媽,還有無數對著手機自我安慰的人…

 

平日裡,大家看似都光鮮亮麗。但到了夜晚,無一不在黑暗中狼狽掙扎。

 

《2022年中國作息報告》中就曾指出:有1/3的人正在遭受失眠、晚睡等問題的折磨。

 

打工人,打工魂。生活的壓力,讓睡覺成了成年人的奢望。

 

我們太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睡眠,來療癒自己,重啟人生。

 

 

看過這樣一項調查:你有多少天,能在晚上11點前入睡?

 

有位網友在自己的經歷前,淡淡貼出了一個數字:0!

 

小伙子是媒體編輯,常年加班,通宵熬夜更是常態。

 

最初,望著窗外燈火闌珊,還覺得自己挺厲害,挺令人感動。

 

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忙,他開始慢慢覺得自己厭倦。

 

無數個夜晚,他咖啡成堆成堆的喝,煙一桿一桿的抽,只為能在電腦前打起精神。

 

最讓他崩潰的是,有時候通宵完,剛靠著椅子閉一會兒眼睛,早班新聞就又傳了過來。

 

本來以為累到極限,遇上休息日,就能睡個天昏地暗,惡補一場。

 

但當真的休息下來,他又發覺自己早就喪失了睡覺的能力:

 

一方面,長期的外界刺激,讓他習慣了晚睡,不到個凌晨一、兩點,腦子就靜不下來。

 

另一方面,他一有時間就想打打遊戲,刷刷新聞,似乎只有如此,自己的生活才不算無趣。

 

常年晚睡,導致他年紀輕輕,卻慘遭“禿頭”,體檢異常指標,更是滿滿一頁。

 

他內心無比絕望:“我為什麼要做編輯?我為什麼要這麼拼?人活著為什麼這麼累?”

 

可吐槽完了,生活還得繼續。

 

常常覺得,成年人像被夾在玻璃縫裡:

 

既能看見前路多遠,有多少尚未完成的目標;也能看見身後深淵,有多少不敢倒下的理由。

 

面對生活的壓力,我們絲毫不敢懈怠。只能扛著睡意,咬牙硬撐。

 

想起前幾天看到@小程式開發剛子哥的一段影片:

 

凌晨1點,他滿臉倦意,一個人走在黑漆的辦公大樓裡。

 

做了5年小程式開發的他,加班是家常便飯。他給自己打氣:“工作生活還得繼續,微笑面對吧。”

 

還有那個在地鐵上嚎啕大哭的女孩:

 

失眠嚴重的她,凌晨4點才勉強入睡,可只過了1小時,刺耳的鬧鐘就開始提醒:今天早班。

 

一陣睏意襲來,女孩的頭在地鐵玻璃窗上砸得生疼。她終於壓抑不住委屈,放聲痛哭。

 

奔波於生計的成年人,總是強迫自己繃緊弓弦,到了黑夜,也難以鬆弛下來。

 

然而,人的承受自有極限。過度失眠,熬夜,終會將身心透支殆盡。

 

研究發現:

 

「睡眠不足,學習、記憶、情緒、反應時間都會受到影響。

 

也會導致發炎、幻覺、高血壓,甚至和高血糖、肥胖產生關聯。極端情況下,更會導致死亡。 」

 

人不睡覺,命比紙薄。

 

那些「無眠」的過往,終會像刀子一樣,在我們身上刻下深深淺淺的傷口,有朝一日,發作潰爛。

 

 

常有人問:“覺得生活很苦很累,怎麼辦?”

 

借用畢淑敏的一句話作答:“安靜地等待,好好睡覺,像一隻冬眠的熊。”

 

對於一個,被生活磨得遍體鱗傷的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睡覺來得更治癒。

 

朋友阿嬌上週約我吃飯。自她生完孩子,我們已半年未見。

 

見她滿面紅光,我笑著打趣:“你這哪像生了孩子,簡直是逆生長嘛。”

 

但她卻連忙否定:“你是沒見我之前的樣子。我也是最近狀態好了,才敢出門見人。”

 

原來,由於高齡產子,阿嬌對這個孩子特別謹慎。不論是吃喝拉撒,還是孩子哭鬧,她都要親力親為。

 

為了餵奶,她一夜要起5~6次。再加上拍嗝,換尿片,幾乎每天都徹夜不眠。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