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錯的力量(深度好文)
作家金惟純,說過他一段相當慘痛的經驗。
他年輕時,曾信心滿懷地創辦了一本名叫《商業周刊》的雜誌。
誰曾想,雜誌才開辦一年,公司就遭遇了重大的經濟危機。
不僅出版的雜誌無人問津,公司每天還需要倒貼錢來維持經營。
一籌莫展之下,金惟純只好召集所有編輯部的同事來商議。
可回應他的,卻是一片抱怨之聲。
向外尋求原因無果後,金惟純開始朝內剖析自己的問題。
他發現,自己所經營的刊物,裡面有的文章連他自己都看不懂。
於是,他痛下決心,在全體員工展開了自我批評:
是我經營無方。
我們做得一無是處,都是我的錯,是我假裝很厲害。
之後,他抱著「這一切都是我的錯」的念頭,開始改變管理方式,同時也聘請了大量優秀編輯,來改進雜誌風格。
到了第二年,他辦的雜誌起死回生,而且越辦越好,後來成為台灣的第一大雜誌。
多年後再回憶起這段經歷,金惟純感慨地說:
認錯不是對外的事情,而是對內的修練。
認到極致了以後,你生命的能量才會完全展現。
就像有句話說的:“沒有深刻的自我自省,就沒有驚人的自我超越。”
一個人提升自己的最快方式,一定是善於認錯。
1
認錯,是一種強大
很認同一句話:“沒有一個強者,是以完全自負的姿態走完人生路。”
一個人若要變得強大,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在不斷認錯中精進自己。
早年間,莫言曾憑著一本《紅高粱》,從籍籍無名的小作家,變成了文壇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面對撲面的榮譽,莫言逐漸變得浮躁起來。
他寫小說時越來越喜歡炫技,遣詞造句也變得晦澀難懂。
很多評論家妨礙他的地位,不敢多說什麼。
但好友朱向前卻看不下去,直接寫了一篇8000字的長文批評莫言。
文章一發出,就引起了熱議,也讓莫言受到了很多指責。
後來在一次研討會上,莫言和朱又向前又見面了。
他不但沒有避開,而是徑直走向朱向前的位置,誠懇地說:
你的那篇文章我看過了,寫得還挺好,當然也是對我有啟發有教益的。以後,你還要多批評。
此後,莫言一改那段時間浮躁的風格,潛心打磨自己的文字,又寫出了另一部膾炙人口的小說:《晚熟的人》。
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每一次犯錯,都可以是我們強大自己的機會。
從失敗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就能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相反,如果一個人犯了錯,卻固執地不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那他一定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付出沉痛的代價。
常言:“抱怨者自囚,自省者自強。”
遇事不順時,與其像弱者一樣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
當你不斷修正錯誤,你便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收穫一個最好的自己。
2
認錯,是一種重塑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說:“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愚蠢的人,把錯誤當成絆腳石,在故步自封中止步不前;
成熟的人,把錯誤當作墊腳石,在糾錯中完成了自我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