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六親緣淺的人,往往最有福報
3
六親緣淺的人更懂得感恩。
由於從小缺少親情的滋潤,這樣的人反而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年少喪母,跟父親的關係也不是很親密。
但正是這種成長環境,讓他對朋友格外真誠,寫下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樣灑脫又感恩的詩句。
孔子就是典型的六親緣淺之人。他三歲時,70歲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獨自一人把他撫養長大。
在《論語》中他有一句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視」。
意思是說自己年輕時生活很貧賤,因此要親力親為做很多粗活。正是這種成長環境,造就了一代聖人。
4
六親緣淺的人有命運的補償。
《聖經》裡說:“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老天似乎總喜歡跟人開玩笑,當你覺得失去太多的時候,它反而會給你意想不到的禮物。
正如《飄》裡的郝思嘉,父母早逝,親人稀少。
與嬌弱的二妹三妹不同,郝思嘉發現,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堅強前行,最終獲得了成功。
這讓我想起尼采的那句話:“那些殺不死我的,終將讓我變得更強大。”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是個六親緣淺的人時,不要覺得這是一種不幸。
相反,這可能是上天給你的禮物,讓你變得更堅強和獨立。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報,而六親緣淺的人未必是不幸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反而是慶幸的,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