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親人不再是親人
即使不想這麼做,似乎又無法阻止這一切發生。
有一年去參加一位老人的葬禮,他家有三個兒子,葬禮上,
三個兒子因為給老人辦葬禮花多少錢爭吵起來,他們似乎不在意所謂的臉面。
明明是親人,為何走到了這地步?
去一個人家裡,你會發現這家人討論親人間的是非時,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對,親人錯。
或者,他們只挑自己為親人付出奉獻犧牲了什麼,然而,親人對他的好,卻隻字不提。
這說明什麼?只能說明「親人」不親了,因為在他心裡,有了更親的人。
曾經的“親人”,指的是父母,兄弟姊妹。
如今的“親人”,指的是自己的配偶,子女。
為什麼要著重表達自己為曾經的「親人」做了哪些好事,隱忍了多少苦痛,就是希望如今的「親人」能夠理解他的苦衷。
有的人年輕時不服不忿,總認為親人虧欠了他多少,卻不捫心自問,自己是否也虧欠過親人。
或者說,你是這樣想的時候,親人也有了同樣的想法。
只是礙於一個「親」字,在不傷害彼此核心利益時,都沒講出來罷了。
因此,有的親人為了一些錢財爭得不可開交。
有的親人互相攀比,甚至在飯桌上翻臉無情。
最後誰贏了,其實是我們都輸了。
我們贏得了排場,贏得了人生,我們卻失去了最寶貴的親人。
人到晚年,提起親人,心中會有陣陣酸楚。
年輕人會感到奇怪──他們這些老人為何如此冷酷無情,面對親人,只有沉默不語,親人走了,一滴淚都沒有。
也許,你沒看到他流過多少淚。
也不是他不想哭泣,而是他的淚水早已乾涸了,就像小時候家門前的那條河,
涓涓細流,到現在,已經是一片荒野,埋在這片土地上的,不僅是未來的自己,還有那親人間的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