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長時間窩在家裡

不要長時間窩在家裡
value101 2024-10-30 檢舉

 

不要長時間窩在家裡

 

王昱珩曾直言人心很壞,他說:

“我覺得我能看透一切,但我看不透人。”

人性的複雜,職場的變幻,生活的無奈,常常讓我們深感迷惘與疲憊。

很累的時候,可以允許自己歇一歇,但不要長期待在家裡。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柳暗花明。

倘若侷限於方寸之間,糾結於細枝末節,那麼再小的事也就變成了天大的事。

 

整天待在家裡,真的會廢掉

作家梭羅曾因工作、生活的不如意而長時間陷入消沉。

甚至長達三個月的時間,他都把自己關在家裡,不願見人,不願看書,連基本的吃飯都顯得力不從心。

久而久之,這種自我封閉的狀態,讓他日漸虛弱,精神也愈發萎靡。

他的哥哥實在看不下去,強拉著他出門,開啟了一場河上漂流之旅。

他們自製木筏,帶著簡單的工具,沿著家鄉的康科德河順流而下。

河面波光粼粼,夜晚寂然無聲,這場充滿治癒的旅程讓梭羅釋放了長久積攢的壓抑,內心也在平靜中得到了極大的安撫。

 

為什麼不要長時間待在家裡?

那是因為人作為社會性動物,有著跟他人交流互動的心理需求。

如果長時間不與人溝通,社交技巧會逐漸退化。

由於缺乏人際運動的機會,與人交往時就會變得不自信,溝通能力也會不斷減弱。

看到一則報道,一名山西的男子因不喜社交而長時間不說話,導致語言能力嚴重退化。

 

他感慨道:

「開始挺喜歡這種感覺,後來慢慢發現我開始很難表達出自己腦中的想法,而且嘴越來越笨,事後才反應過來,長期不說話真的會越來越不會說話。”

除了社交需求的必要性,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也需要在和他人互動和外界刺激下不斷發展。

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者選取​​了4,000多名被迫隔離在家的人,並對他們的居家生活和心理狀態進行了研究。

結果發現,長期宅家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引發憂鬱。

更別說,長時間窩在家裡還可能導致身體健康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這些疾病與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和長時間處於同一環境有關。

生命需要滋養,能量需要流動。

倘若整天窩在家裡,人就會像見不著陽光的花草,失去生機與活力,變得萎靡不振。

 

走出低谷,從改變環境開始

自媒體人張麗俊說:

「人的能量是一種資源,是需要補充的。你長期待在家裡,能量無法交換,不流通、不循環,身心淤堵,慢慢就會失去靈性。”

說到底,人一定要出去走走。

不要老是待在家裡,而是多親近大自然,多沾點人氣,去獲得一些接觸和回應。

你會發現,能量得到補充,身心得到鍛煉,視野變得開闊。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