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晚年過得好與壞,都與55歲到60歲時的「因果」有關
一旦病了,康復起來可不是一兩天的事,能不能自理都是個未知數。
說到底,不要等到真生病了才開始治,平日就得預防為主。
適當鍛煉,戒掉那些糟糕的生活習慣,別等到健康出了大問題才知道著急。
這年紀,最起碼也得保證不拖累家裡人,免得連養老都成問題。
好好保養身體,減少經濟和健康的雙重損失,別到最後一場病把一輩子的辛苦都耗乾了。
03
收斂物慾。
人一到五十歲,就得適當收斂自己的物質慾望,別再像年輕時那樣「今朝有酒今朝醉」。
我家裡有位親戚,平常來往較多,年輕時花錢可是一把好手,想買啥就買啥,從來不看價格。
但到了年紀大了,收入直線下滑,身體也大不如前,這才醒悟過來,懂得開始節省開支。
雖然明白有點晚,好歹是懂了,總比一直大手大腳地過日子強。
要是再不省省,晚景堪憂,天天吃老本,想想都難受。
要知道,年輕時咱們能隨性消費,是因為體力和腦力都在巔峰期,賺錢能力也強。
可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走下坡路,賺錢的勁兒也跟不上了,若還保持高物慾,只會讓自己活得越來越吃力。
你覺得五十歲還能像三十歲那樣撒開花地花錢?那是天真。
那親戚現在終於懂得節省了,原因很簡單,孩子讀書要錢,他們自己的養老也得籌備,哪能再揮霍如初?
其實,年輕的時候,物質慾望激發奮鬥還挺好,誰不想多賺點、多花點呢?
但五十歲以後,你得懂得一個道理:量入為出,降低物慾,是生活的智慧。
這樣,晚年才能過得安穩,不至於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