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你一生最大的悲哀,不是窮和病,而是子女的冷漠
很多時候,讓人真正開心的,是親情之間的溫暖,是一家人互相關心的點滴。
我們這一生,努力賺錢是沒錯的,誰不想過得好點呢?
但別忘了,真正讓生活有溫度的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有沒有一顆溫暖的心。
對父母的關懷,從來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而是用行動和情感來表達的。
別等到父母老去,才發現那些沒有回饋的情感早已讓他們心冷如冰,那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03
無底線溺愛子女反受其害。
父母一味地富養子女,最終只會培養出對自己冷漠無情的孩子。
父母拼命把最好的給孩子,孩子卻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得不到的反倒成了父母的錯,心裡還生出怨恨。
他們以為自己優秀、成功全是靠自己的本事,與父母無關。
時間一長,對父母的態度也越來越冷淡,甚至無情。
你看看那些六、七十年代的人,從小就知道打拼謀生,親眼見到父母為生活辛苦,心裡自然充滿感激和敬重,懂得知恩圖報。
當然,有些人的涼薄性子可能是天生的,這也沒辦法。
我看過十歲的小妹妹主動為忙著手工活的媽媽去排隊拿藥,而她的姐姐,十七歲了,卻坐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對生病的媽媽毫無反應。
有些人天生就自私涼薄,不懂得體諒,真是沒辦法。
再說,現在這教育環境,把孩子捲得只剩下分數了,從小到大就陷在這分數的泥潭里,分數高低成了判斷人值不值得培養的唯一標準。
孩子成績好,父母就無底線地忍讓、遷就,什麼毛病都能一筆帶過,甚至視而不見,反倒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了恃無恐的資本。
最後結果就是養出了個高智商低情商的貨,脾氣壞、人品差,父母也只能自食惡果。
把分數當成王道,把一切都壓在成績上,忽略了人品的培養,這樣的教育又能期待孩子有多少溫情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