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性子軟的人,一定要狠狠讀歷史

《明朝那些事兒》:性子軟的人,一定要狠狠讀歷史
value101 2024-09-13 檢舉

 

成功稱帝後,朱棣也沒有懈怠。

他勵精圖治,修《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維繫了邊疆的穩定。

在古人的觀念裡,「篡位」本來是個大逆不道的惡行。

但憑著這些利民的功績,朱棣成功改寫了後世對他的評價。

老話說得好: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乾三成功。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不在出身,也不在地位,而是看他成事的渴望有多強。

不爭不搶、事事謙讓的人,往往活得最平庸。

因為再好的機會放在面前,他也抓不住。

命運會垂青的,永遠是那些有野心、夠主動的人。

該出手時就出手,該爭取時不後退,我們才能大展拳腳,為自己博得一個精彩的未來。

 

4

遇事易妥協,看看於謙

你可能不了解於謙這個人,但你一定聽過他寫的這兩句詩: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在那個黑暗險惡的朝堂,於謙絕對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忠臣。

據《明朝那些事兒》記載,明代官員俸祿極低,貪腐現象屢見不鮮。

為官者大多忙著收受賄賂,吃喝享樂。

於謙卻不願意同流合污,既不接受上下級的“禮品往來”,也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然而,當渾濁成為常態,清白就成了一種罪。

上任不久後,他就被同僚排擠,被誣陷獄,差點丟了性命,官位也掉了一級。

經此重擊,於謙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越挫越勇。

任憑世道如何污濁,他都要守住初心,還人間一個清白與公正。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體察民情,興修水利,親自審查冤案,幹了很多有利於民生的實事。

後來國家危難之際,貪官污吏紛紛四散而逃,也只有於謙挺身而出,力挽大廈於將傾。

正因如此,百姓們都稱他為“於青天”,在他死後還自發修建了專祠祭祀。

古語雲:人有志,竹有節。

一個人如果丟了骨氣,沒了主見,人生也會潰敗如泥。

而真正的強者,絕不會輕易屈服於大流。

他抵得住別人的威逼利誘,也扛得住外界的壓力。

這樣的人,自有一身正氣作盔甲,針扎不穿,水潑不進,一生活得坦蕩自在。

 

5

太在乎別人看法,學學徐霞客

在《明朝那些事兒》裡,作者講述的人物,大多是政績傑出的文臣武將。

但他在書的最後,為徐霞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只因徐霞客,活成了特立獨行的典範。

在那個功名至上的年代,多少人擠破了頭也要出人頭地,名留青史。

但徐霞客不想。

他覺得十幾年寒窗苦讀太辛苦,即使做了官,也要經受爾虞我詐與朝堂黨爭,一輩子被禁錮。

與其如此,不如踏山涉水遊歷人間,得個清閒自在。

周圍人聽說了他的想法,都覺得他瘋了,放著大好年華不去科考,四處遊蕩像什麼話?

對於這些非議,徐霞客毫不在意。

20歲時,他背上挎包,帶上乾糧就出發了。

一路上風餐露宿,艱險無數。

他碰到過險峻的山崖,也遇到過打劫的強盜、宰人的店家,多次險些喪命。

但這些困難,都無法沖淡內心的興奮。

後來二十多年,他登頂了所有的名山大川,遊歷過幾乎所有的江河湖泊。

大明十三省,徐霞客幾乎全部走遍。

在遊歷的途中,他還寫了兩百多萬字的筆記。

這本筆記,就是後來被譽為「千古第一奇書」的《徐霞客遊記》。

當年明月在書中指出,他之所以寫徐霞客,是要送人一個忠告:

所謂百年功名、千秋霸業、萬古流芳,與一件事情相比,其實算不了什麼。

而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一個人的痛苦,往往源自於未找到自己。

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所以每天都會變得煎熬無比。

而當你選擇了真正熱愛的事情,所有的困難都將不足為奇。

人生苦短,怎麼舒心怎麼來。

別讓不相干的人影響你的情緒,你只管走好自己的路,做好眼前的事。

遵從自己的心,這一生才不算白活。

 

有人說,讀歷史有三個境界:

第一層,長見識,滿足自己的求知欲;

第二層,通人性,看懂謀略和博弈;

而第三層,就是悟人生,把古人的經驗當作前車之鑑,為己所用,活出更好的人生。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看完《明朝那些事兒》,願你也能改掉自己的軟性子。

從今以後,不自憐,不哀嘆,不內耗。

當內心夠強大,你就能承受住外界的流言蜚語,也能經得起命運的百般刁難,完美掌控自己的人生。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