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開始沉默,不喜歡社交,不想討好任何人,就要恭喜了

當一個人開始沉默,不喜歡社交,不想討好任何人,就要恭喜了
美麗夢想 2024-09-10 檢舉

 

幼年時,因為孤獨他對畫畫產生了興趣,也對建築產生了懵懂的概念;

畢業後,又因為孤獨,他靜下心來思考、鑽研。

那時候,他身邊從事建築業的朋友都已經累積了一定的財富,唯獨他整天泡在工地上和工人們一起幹活,或是在西湖邊閒逛、喝茶、看書、拜訪朋友。

很長的一段時間,王澍都過得非常孤獨,他的才華和能力也沒有被認可。

 

但正是因為有這段孤獨的奮鬥歷程,他才能不被物慾所困,獨立又清醒地活著,最終站上了現代建築學的巔峰。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人也一樣,越優秀的人越會遠離無效社交,享受獨處時光,以此來強大自己。

什麼是所謂的無效社交,你可以這麼理解:

那些無法為你的精神、情感、工作、生活帶來任何愉悅感或有助於你進步的社交。

例如,你跟他吃飯總是不開心,你跟他共事總是會吃虧,你跟他相處總是覺得累……要嘛是在浪費時間,要嘛是在浪費精力,要嘛就是在浪費感情。

 

要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能幫你充電,跟他聊兩句,你就滿血復活,又可以跟世界掰手腕了。

而有的人只會耗電,你跟他說一句話,感覺會少活好幾天。

所以真正的智者,都能夠在世界中清醒而明白地活著。

 

就像林徽因說的: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

無人問津時,他們享受獨處,在孤獨中歷練,不斷前進;

被人群簇擁時,成就別人,善待別人,最後也成全了自己。

 

 

 

擺脫他人期待,追求自我認可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法國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曾在19歲時發出宣言:“要做你自己。”

波伏瓦出生於巴黎,從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

畢業後,她決定去做中學教師,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父親想讓她從事和宗教有關的工作,母親則希望她能盡快結婚。

但波伏瓦仍選擇忠於自己的心,最後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教師考試。

21歲的波伏瓦,成為法國史上第一位在男子學校教授哲學的女教師。

 

不過她的執教生涯並沒有那麼順利。

她常在課堂上對社會政治、傳統道德和法律制度等諸多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嚴格遵照教學大綱所列的內容進行授課。

這些行為引起了校方和家長的強烈不滿,校方甚至對她提出了嚴重警告。

而且她在學校裡一直是獨來獨往,從不在乎結交他人,而是熱衷於獨自出門健行。

不少看不慣她的人,便開始散播謠言,詆毀她,貶低她。

但這些從未影響過波伏娃的生活,她也從不顧忌別人對她的看法和期待,依舊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波伏瓦曾說過一句擲地有聲的話:

“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這句話後來也成了波伏娃奉行一生、從未改變的原則。

生活中,有許多人因為過度在乎他人的看法,使自己一再陷入自我內耗的漩渦。

 

就像山本文緒說的:

“比世人眼光還要可怕的,是長著一顆在意旁人眼光的心。”

一個人最大的勇氣就是敢於對抗外在的否定,始終遵從自己的心。

與其在別人的眼神中活得小心翼翼,不如在自己的空間裡,活得風生水起,活出自己的快樂。

希望你可以在漫長的歲月裡,忠於自己的內心,將自己活成自己最強大的依靠,活出自己心花怒放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