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與不存錢,中年以後是不一樣的人生

存錢與不存錢,中年以後是不一樣的人生
value101 2024-08-26 檢舉

 

前段時間,B站上有位UP主,引發了熱議。

 

這位UP主家境貧寒,一切都要靠自己賺。

 

平常在單位,別人嫌食堂飯難吃,點外賣吃大餐,而他頓頓去食堂。

 

一到週末,他就主動加班,多賺點加班費。

 

就這樣過了5年,直到攢夠了足足60萬。他開始辭職創業,之後存款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如今,這位UP主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自由自在。

 

我曾經問過一個銀行的朋友,絕大多數工薪階層,該怎麼理財?

 

朋友猶豫了一會,推心置腹地說:“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儲蓄其實是最好的選擇。”

 

當你還沒賺到第一桶金的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專注於存錢。

 

恰如一位作家所言:我們的財富之路、幸福之路,必須由存錢開始。

 

我們記的不是賬,是生活的責任與未來;我們留住的也不只是錢,還有內心的自知與清醒。

 

 

曾經,一則「南京女孩9年來存下2套房」的新聞,刷爆網。

 

不少人看後感慨,咱們一般人其實不必這樣苛求自己,不過這種儲蓄意識的確值得學習。

 

存錢,其實就是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延遲滿足感。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存錢?給大家三點建議。

 

1、 置頂自己的賺錢能力

 

正所謂開源節流,先能賺錢,後談存錢。

 

《理財就是理生活》裡,提到6大財富思維:複利、稀少、成長、價值、投資和理財。

 

而這6大財富思維,又能引申3大賺錢法:

 

加法:財富不歧視任何人,你只要肯幹,就會有錢賺。

 

不要再拿「躺平」自我麻痺,肯吃苦,不擺爛,任何工作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乘法:多學習一項技能,不斷提升認知,讓知識在事業上產生複利效應。

 

例如你是個白領,可以在主業之餘,學習寫作、剪輯,拍短視頻,也可以多考幾個專業職稱,在網上做諮詢。

 

人生永遠是,多一個本事,就多一條出路。

 

指數:瞅準時機,把握機會,有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想要賺更多的錢,需要我們多觀察、探索新的職業方向;多和高人請教,打開社交,升級圈子。

 

賺錢能力是根,根生深紮穩了,生活才會枝繁葉茂。

 

2、列一張“非剛需不購買清單”

 

小紅書上,有不少消費降級攻略,分享部落客@cara的給大家。

 

先問自己三個問題:我的不購買原因是什麼、我的不購買清單有哪些、我的購買原則是什麼。

 

例如,這位部落客的不購買原因,是要實現自律,拒絕消費主義。

 

她的不購買清單,有外帶、碳酸飲料、包包、健身小器材等等。

 

而購買原則就是要分辨哪些東西可有可無。

 

例如,「糾結中的不買」「短期不用的不買」「重複物品不買」「囤貨的不買」…

 

想清楚了,一一寫到便條紙上,貼在自己的書房、辦公室,每天對照,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3.存錢有技巧,方法要記牢

 

關於存錢,還有下面幾個我自己親試有效的方法。

 

百分比法: 又稱九一法則,指的是每月必須把收入的10%存起來,強制儲蓄,雷打不動;

 

365存錢法: 畫一張表格,每天挑1-365中的一個數字來存錢,一年後,能輕輕鬆鬆攢下66795元;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每週累計存錢法: 一年52週,第一周存10塊,第二週存20……以此類推,到年底那個週,存520元,一年下來,也能存住一萬多。

 

 

作家路遙說:“錢是好東西,它使人不再心慌,並且叫人產生自信。”

 

人到中年萬事艱,想排憂解難,離不開錢。

 

靠自己賺錢、存錢、規劃財富,不僅能抵禦風險、實現理想,還能消除焦慮與恐慌,收穫內心的安穩與富足。

 

告別消費主義,在存錢中,收穫脫胎換骨的快樂,不失為一種生存智慧。

 

那就讓我們從明天起,多賺錢,好好存錢,在鼓鼓的錢包上,搭建起穩固的人生底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