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歲,如果你還對3件事有興趣,證明你還很年輕
年輕時,你擁有老天爺賞賜的智慧;年老時,你擁有後天習得的智慧。
——《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讀者》2024年第15期
曾在網路上刷到一個貼文:
“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了?”
高贊回答分享了一個職場故事。
部落客講了一個年輕人,在被領導訓斥後哭哭啼啼,被部落客安慰後,她在桌上鋪了一麻袋吃的,然後說:
「我媽說,上年紀的女人就得多吃點堅果,尤其是花生,脂肪酸和維生素E含量特高。我媽常吃,人也倍兒年輕,完全不像50多歲的人……”
這個故事讀起來畫面感很強,人都希望自己年輕,都渴望被誇年輕,但其實,人的年輕是有「客觀標準」的。
如果你步入中年,還對以下三件事充滿興趣,那麼恭喜你,你的心依然年輕。
來源:視覺中國
愛時尚,重形象
少男少女情竇初開的時候,往往是最注意形象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是自我意識和社會意識雙重覺醒的時期。
所謂社會意識,就是在意他人的評價和他人的關係,尤其是心儀之人的關係。
而強烈的自我意識,首先體現在對個人形象的管理上。
我表哥上國中時,曾經創下一天洗3次頭、洗3次臉、刷4次牙、換2遍鞋子的紀錄。
曾經的小泥猴突然變得這麼愛乾淨,我們都調侃他「有狀況」。
果然,他班上有了暗戀的小女生。
很多人在婚後變得邋遢、發福,則與這種情況完全相反。
因為幸福,或因為有恃無恐,讓我們失去了對自己形象的管理。
很多人中年夢碎的時刻,往往就是在同學會上,看到自己曾經的女神男神,變得大腹便便、言語粗鄙。
那一刻,我們才感覺到時光的威力。
可是,變老不代表要「服老」。
真正的衰老不是容顏的改變,而是熱情的消逝。
曾經關注過一位叫@康康和爺爺的博主,博主今年87歲了。
作為“30後”,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在家含飴弄孫,或是躺在病床上等人照顧。
可是,這位爺爺的身份是,穿上部落客!
不論是潮牌還是多巴胺穿搭,又或者是黑白灰等經典系,這位爺爺總能穿出時髦和帥氣的效果。
誰說人老了就不能注意形象了?只要我們還在追求美、關注自己的外表,就是年輕的表現。
來源:視覺中國
愛學習,有夢想
有句話說得好:
學習,發現,看向下一座山的好奇心,品嚐蘋果的慾望,是這些東西使我們成為人。
——言論,《讀者》2024年第15期
五十歲的人,如果依然對知識充滿渴望,對追逐夢想充滿熱情,那麼他們的內心一定還年輕。
在文學作品中,我們常讀到這樣的故事:
主角雖然年事已高,但仍懷抱著夢想,不斷學習、不斷進取。
《老人與海》中的聖地牙哥,已經84天沒有捕到魚了。
在旁人眼中,他是個失敗的老漁夫,紛紛嘲笑他,可他依然把手頭該做的事做好,保持著自己生活工作的節奏。
聖地亞哥雖然年邁,卻依然懷抱著捕到大魚的夢想──他夢裡時常出現的獅子,象徵著這種意識。
他不懈地跟著急流、海浪、貪婪的鯊魚、殘酷的天氣鬥爭,在海上漂了那麼些日子,既沒有崩潰,更無狂喜,只是在靜默間強大了自己的精神。
縱然他捕到的大馬林魚最後被鯊魚啃噬得只剩一副骸骨,但他還是勝利者。
故事的最後,小男孩回到了老人身邊。
聖地亞哥囑咐他磨好長矛、帶好工具,新的旅程又要開始了…
海明威說:「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小說中塑造的這種硬漢精神,其實就是勇於自我革新、永不言敗的學習精神。